第104章 島原

 1637年,日本九州島原發生了以天草四郎為首的農民起義,同時也是日本的天主教徒的起義。1638年二月,起義軍在堅持了一年後被幕府大軍包圍在島原大名南部的原城,起義軍約五萬人包括老少婦孺,被十二萬幕府軍和各地大名聯軍圍攻了四個多月,但是遲遲未能攻破原城。 

 歷史上日本的島原半島是豐臣秀吉的大將小西行長的封地,豐臣秀吉被德川家康擊殺後,支持豐臣秀吉的小西行長被斬殺,封地也報德川幕府改封給了其他的大名,本來這在日本也是一個慣例,但是卻埋下了島原起義的引子。 

 小西行長是天主教徒,而且是島原地區的“主教”性質的宗教領袖,島原地區的居民經過上百年的傳教,一大半人都信奉天主教,小西行長還在的時候,與葡萄牙、荷蘭的傳教士、商人交往甚密,引進了很多的歐洲技術和武器,島原也成為當時日本實力首屈一指的地方大名,小西行長更是擔任了侵略朝鮮的倭寇二十萬大軍的指揮官,由於大明的援朝抗倭,日本兩次侵略朝鮮都被擊敗,小西行長狼狽的退回了日本,結果支持豐臣秀吉的大名實力大損,德川家康趁機發動兵變,建立了德川幕府,小西行長被殺,領地被德川幕府改封。本來這就算是結束了一個時代的變更,倭國百姓改認一個領主就是了,但是卻激起了當地天主教徒的極大不滿。 

 小西行長統治期間,島原的生產力發展迅速,農耕技術、農具、手工業都得到了很大發展,經濟實力強勁,但是也造成了倭國其他地方大名和幕府的強烈不滿,認為他們一是異教徒,背叛了天照大神;二是他們借歐洲殖民者的技術侵佔了其他地方的貿易市場和經濟利益,所以從豐臣秀吉時期開始就對天主教徒進行打壓和迫害,並且收去重稅,到了德川幕府時期,小西行長已死,德川幕府的迫害更甚!不僅僅是收取重稅,變本加厲的強佔天主教徒的土地,使這些原本是自耕農的教徒重新變成了大名的農奴。土地被剝奪了的天主教徒忍無可忍,推舉被認為是小西行長的親戚後輩的天草四郎當首領,舉起了造反大旗,並且要求幕府頒佈政令,倭寇全部改信天主教,摧毀天照神教,廢除大名制度,推行荷蘭的議會制度。起義軍摧毀了島原地區的五千多所寺廟,搗毀了天照大神像,並且要求所有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島津地區的一百多萬百姓全部都信奉了天主教!這下激起了德川幕府的強烈戒心,這歐洲殖民者要通過宗教戰爭奪取倭國的控制權嗎?這尼瑪怎麼行!調集重兵從陸地上包圍了島原半島,海上是華夏人民軍海軍的天下,自從平戶海戰後,倭國的海軍被人民軍全部清剿乾淨了,剩下的安宅船數量也不多,還不敢出動,一旦被人民軍海軍發現會立刻被擊沉,所以除了運輸船和漁船,倭國的海軍除了島津家的薩摩藩海軍還有一些戰船可以出海外,其他的大名和幕府的戰船都縮在港口裡,因此島原的海上通道沒有被封鎖,並且得到了葡萄牙人的軍火資助,當然是葡萄牙商人幫著華夏給天主教徒送軍火,只不過是借了葡萄牙商人的名義罷了。 

 原本歷史上天主教起義軍應該在二月十八日就被消滅,但是現在有了華夏的幫助,大批的燧發槍、前膛炮、彈藥還有葡萄牙僱傭兵教官進入島原地區,幫助天主教起義軍訓練軍隊,指揮防禦作戰,幕府召集的大軍除了忠於德川家族的大名在奮力戰鬥外,其他的就是出工不出力,做個樣子給德川家光看,因此三次圍攻原城都遭遇了大敗,起義軍不但是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從一開始的幾千人發展到了五萬多人,這已經是超出了德川幕府的底限了,因為德川幕府吸取豐臣秀吉的教訓,各地大名的兵力上限最高不過是三萬人,就算有大名陽奉陰違,偷偷的擴軍也超不過三萬五千人的規模,現在島原的起義軍已經超過了五萬人,並且還在不斷增加,而且戰力驚人,武器裝備精良,幕府調集的大軍已經傷亡超過了四萬人,仍然沒有遏制住起義軍的勢頭,反而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了,薩摩藩這個一直有野心的島津家族也趁火打劫,出兵往島原地區進攻,打擊幕府軍的後路,九州島已經是天下大亂,烽煙四起了。幕府將軍德川家光非常頭疼,從本州、四國調兵吧,一旦出海就會被人民軍認定為挑釁,那就是有去無回!不增援吧,天主教徒越來越壯大,薩摩藩簡直就是要自立了,這樣日本就徹底分裂了,其他島上的大名也開始蠢蠢欲動,搞不好馬上就會造反自立,幕府的軍事力量還沒有達到碾壓反對派大名的程度,現在雙方都是從華夏購買的武器,不過是冷兵器為主,火炮不多,本州、四國島也已經成了火藥桶,一點就會爆炸,到時候幕府就更無法阻止日本的分裂和內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