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故地

 李天一行經過一個半月的旅行又回到了廣寧故地,李天帶著近衛連住進了當初的布莊後院,盈盈她們都住在了仙客來,畢竟這是自家的酒店,各方面條件也好的多,而且華記的事務繁多,人員往來太繁雜,李天住在小院可以避免被打擾,專心處理軍隊要務。 

 當然盈盈她們想吃好吃的飯菜時就會回到小院,幫助李天整理一下記憶中的各種教材、資料、圖紙、書籍、發展綱要等等,李天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快三十年了,很多記憶深刻的東西已經開始變得有些模糊不清,所以他現在除了重要的戰事外集中精力進行記憶整理,並且把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來,將來好留給李定國、李霖他們。 

 廣寧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繁華的現代城市,人口近二十五萬,是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城市,往東可以到達旅順,往南經過山海關可達京師,往北可達三江、奴爾幹都司,往西可以到達歸化、恰克圖、伊爾庫斯克,另外從歸化還可以到達太原、西安,再轉道蘭州、玉門關最後到達哈密、吐魯番、綏化。西西域南北面的鐵路規劃設計還沒有完成,未來幾十年也要建設完成鐵路,一直會通向中亞、南亞。 

 廣寧城內的街道已經形成了由馬車行走的快速車道和步行的人行道的交通方式,在重要的路口都有治安軍交通隊在指揮交通,道路兩邊每個一段都設有衛生間,街道整潔乾淨,交通快速平穩,各種商品交易分區集中貿易,店鋪林立,人流不息,流動人口達到了十萬多人的廣寧城顯得非繁榮,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華夏年輕人來到廣寧參觀學習,這裡是李天的出生地,也是華夏起步的第一站,有華夏第一個復興歷史博物館,還有李天建立的孤兒院、小學,都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個,如果說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哪裡最多的話,那廣寧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在廣寧街道上最多的就是來自華夏各地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一個個班級不遠千里萬里來到廣寧參觀學習,聽講解員的宣講,立畢生的理想信念! 

 廣寧城的建設發展都是華記在主導,地契都是華記買下的,商鋪除了華記自己的以外,其他的商行在廣寧都是租華記建設好的商鋪,民用產業園也全部都是華記的的產業,從最初的釀酒業、紡織業、玻璃廠、日用化工用品廠,香水廠、玩具廠、四輪馬車廠到廣寧城外大院的原始燧發槍生產車間、複合弓、連弩生產車間每天都有大量的參觀者參觀,當然來進貨的商人更是絡繹不絕,雖然華記的產品價格不便宜,可是擋不住這些商人的進貨熱情,因為華記出品必屬精品,價格貴一點都是走到哪裡都是暢銷貨,供不應求。 

 這也是盈盈她們一力主導的廣寧發展模式,在華夏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第二個這樣的城市,廣寧城裡最多的還是各種檔次的仙客來連鎖酒店,普通人也住的起的普通仙客來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當然商人們談交易的仙客來也有,不過價格是普通人住宿價格的好多倍,仙客來酒店每年都拿出來大比的收入投入華記的孤兒院和華記的專門小學、中學,培育了華夏初期絕大多數人才的華記小學和中學是每一個華夏孩子的夢想!這裡是華夏最初的小學、中學誕生地,也是李天親自創辦的華夏小學、中學教育的起點,李天甚至會花時間親自到這裡授課,所以廣寧城是以教育、旅遊、輕工業為主的新型城市,甚至很多交通規則、民政事務處理範例、教育培訓試點都是在這裡推行後在整個華夏全境推廣實行的,所以說廣寧在華夏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城市,長住人口只有二十多萬,流動人口卻達到了十多萬,要說在華夏的城市中名氣最大的可能不是廣寧,旅順、臺北因為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排在前兩位,但是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廣寧,而不是京師、應天府、蘇州、杭州、松江中學人口過百萬兩百萬的大城市,由於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從華夏任一個地方登陸都可以到達廣寧,所以廣寧城雖然小但是在華夏百姓心中的分量卻是很重,當然大多數邊疆省、區來廣寧都是先乘坐華記的定期蒸汽輪船航班到旅順,再轉火車到廣寧,然後想去華夏其他的地方再自行選擇安排,不過學生們通常是參加完華記小學、中學的招生考試後就會離開,考中的進入華記小學、中學學習,所以廣寧也是一個教育城市,小學、中學的數量在全華夏派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