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年紀的小孩 作品

第2章 龍威

 “陛下,臣聞徵東將軍、齊州牧趙雄素來忠誠,傾心周室,赴任至今,整集州備,善治詭物,頗有武力。 

 可召之赴行在,一來蕩除詭物,二來擊退叛軍,護送陛下回洛都!”就在周秀沉浸在思緒中時,一道聲音打斷了他的思考,他放眼望去,是尚書令賈維。 

 行在即是皇帝所在,而尚書令則堪稱內廷之首,是在名義上的權力上可以與三公抗衡的存在。 

 “朝廷已詔徵南將軍和章州刺史率兵勤王,不必再詔外軍!”馬上就有一道反駁的聲音出現了,竟是司徒袁彪。 

 周秀聽著兩人有著吵下去的趨勢,卻也沒有制止,以往的記憶告訴他,就算自己想要管,也會被年幼無法處理朝政的原因勸退。 

 人性太複雜了,即便這些人確實對大周有些忠心,但也就如此了,他們心裡還有著自身的利益。 

 忠誠最多是他們的上限,而利益則是他們的底線。 

 如果自己是實權皇帝或許還能制止這些重臣,但是現在即便是在逃亡路上,自己也宛如提線木偶而已,當了十幾年傀儡皇帝,姬秀的記憶裡已經習慣了。 

 甚至是因為在逃亡中,人人自危,他這個皇帝反而多了些自由和權力。 

 當然現在他也沒必要摻和這些人的決策,雖然這些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但他們都是歷經磨難的老臣了,對於前途的判斷肯定比他這個快音史學家要好。 

 最終,幾位大臣還是協商出了回洛都的路線,先往渡河行進三百里,再順道向南,去章州地界督促當地勤王,最後繞道返京。 

 看樣子是司徒袁彪勝過了一籌,畢竟他支持的徵南將軍和章州刺史就在南方。 

 他們商量完後,還很尊敬的請周秀決定,周秀知道這也就是給他一個面子,也不多廢話,追兵就在後面,前途未卜,也比叛將擄回去的好。 

 隊伍再次啟程,周秀坐回了小鸞駕裡。 

 說是鸞駕,其實就是大一點的馬車,還是某位三公級別的大臣獻出來的,可惜現在他死在了亂軍之中。 

 就連這等級別的重臣都說死就死,所以,周秀也不得不謹慎思考接下來的規劃!他看著車頂繡著的圖畫,腦筋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