媌吃魚 作品

第132章 十歲登基,帝臨九州!

 什麼叫霸氣? 

 解釋解釋,什麼叫踏馬的霸氣! 

 今我來思,蠻胡安在? 

 短短一句話,區區八個字,足以彰顯何為“霸氣滔天”。 

 更是將“犯我強秦者,雖遠必誅”這個理念貫徹到了極致。 

 百蠻諸部的覆滅,數千萬人的鮮血與白骨,濃縮到這八個字裡,鑄就了大秦殺威滔天的赫赫兇名。 

 毋須任何贅言,何用文字誇耀。 

 開疆拓土百萬裡的赫赫武功,殺絕百蠻諸部的酷烈殺業,皆在這一句“蠻胡安在”當中。 

 山呼海嘯的轟鳴中,在場眾人的情緒激盪,思茲念茲皆是“秦王威武”、“公子萬勝”,最後竟演變成了山呼萬歲的大禮參拜。 

 最先只是項籍、韓信等中下層將主,由於對姜承乾太過崇拜,忍不住單膝下跪、按刀叩首。 

 緊接著,蕭何、任囂、趙佗、曹參等將領,也紛紛效仿,按刀下跪。 

 然後是蒙恬、蒙驁,王離、王賁等高級將領,就連李牧、王剪都在這氣氛感染下,按劍叩首下拜。 

 銳士八營,龍穰十二軍,虎賁十六衛,十萬精銳當即緊隨其後,跟著自家將主一起,個個山呼萬歲。 

 一時間,十萬精銳、北征虎熊,皆是山呼海嘯,兵煞沖霄而起。 

 一看這架勢,滿朝文武、公卿將相,紛紛都俯身叩拜,一個比一個動作迅捷,好像怕慢了一步,就會被這幫驕兵悍將砍死一般。 

 一時間,整座點將臺前,黑壓壓跪倒一片,口中山呼萬歲,皆在呼喊著“秦王”、“公子”,並無一人理會帝乙這個“正牌帝主”。 

 至此,姜承乾雖無“兵諫”之意,但卻已形成了“兵諫”之實。 

 看到這一幕。 

 姜承乾整個人都麻了! 

 冷冽的眸光環顧四周,好似刀劍一般,想要暗示眾人別搞事情。 

 雖然他在班師回朝的時候,就已做好了登基的心理準備。 

 畢竟現實也不允許他再繼續甩鍋給帝乙。 

 但是他“姜大孝子”,真沒想過要用這種方式登基啊! 

 他這便宜老爹已經“負重前行”了這麼久,背了多少黑鍋,幫他幹了多少不方便出面的“髒活”? 

 這樣一搞,史官筆下會怎麼寫?悠悠青史會怎麼記載? 

 那豈不是連最後的底褲,都給人家扒下來了嘛! 

 這讓帝乙以後怎麼做人?名聲還要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