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 作品

第114章 救濟民夫

 當天晚上,洪承疇不僅親自巡營,還帶著人以酒肉犒賞官兵,體現自己愛兵如子的一面。

 這一招雖然很老套,但也很好使。

 吃人的嘴軟,官兵們對於洪承疇交口稱讚,都說這次遇到了厚道的主官,士氣也比剛剛合兵的時候好上一些。

 第二天,大軍開拔。

 賀人龍的前軍在整軍後率先向南行軍。

 然後就是中軍。

 最後才是後軍還有輜重。

 李毅騎在馬背上,沿著如同長蛇般的行軍隊伍巡視。

 這次的戰爭,是他了解大明官兵的好機會。

 這支隊伍雖然成分複雜,但是卻很好的反映了大明軍隊的構成。

 前軍的賀人龍部是邊軍精銳,隊列稍顯凌亂,可是官兵人人披甲,兵器染血,面容剛毅有股淡淡的殺氣,一看就是百戰老兵。

 中軍的標營是洪承疇從陝西各衛所挑選的精兵強將,他們隊列整齊,裝備精良,可是他們進退一板一眼,牢牢守護洪承疇,如同被拴住的獵犬,訓練有素卻恰恰少了些邊軍的兇悍。

 至於自己手下的碎金軍,成軍時日太短,雖然紀律嚴明,隊列整齊,可缺少甲冑,兵器也大多鏽蝕,全軍火器只有十幾支三眼銃,一門虎蹲炮。若是說優點,那就是軍中甲長管隊皆是自己一手訓練的甘泉青壯,如驅臂使,能夠有效掌握軍隊。

 不得不說,大明雖然內憂外患、日暮西山,但是鎮戍營兵體系還是保留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難怪農民軍烈火燎原,最後都被鎮壓下去。

 要是換成其他朝代,怕是早就被李自成推翻了。

 大軍徐徐前進,李毅巡視一遍,返回後軍。

 這時,一支跟在軍隊後面,押送輜重的民夫部隊緩緩的跟了上來。

 邊軍作戰,輜重由車營運載,暫時可卸掉輜重,用廂車壘成營盤。

 可是三軍合一,戰力尚且不如,更別說組建車營了。

 於是宴子賓徵發徭役,讓青壯民夫運送輜重。

 雖說經過張居正的改革,徭役已經併入稅賦之中,減輕官府對於百姓的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