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報信

 “等等,讓我捋一捋。”

 聽了李青的話,沈瑄衡陷入沉思,他將已有的線索一條條理清楚,然後逐個推斷。

 首先,李青殺了徐幽,但是沒有投毒,而且他被一直蠱蟲控制了神志,成為投案自首的替罪羔羊。

 這說明幕後之人,必然精通馭蠱之術,而且擅長製做毒藥,不然寒冰蟲毒難以解釋。

 又會控蠱,又精通毒術,一時間趙乾坤的那位師姐,嫌疑再次放大。

 一念至此,新的疑點又出現,可趙乾坤的師姐又是如何知道李青和徐家有仇呢?

 徐幽被李青殺害一事,李青顯然沒有透露給別人,不然趙寡婦也不會一副錯愕模樣,徐墨則更不可能往外說。

 如此說來,就只有京畿府知道此事。

 畢竟徐墨當初可是報過案,但最後又撤案了,民不告官不究,也沒有留下檔案,但知情之人肯定是有的,就比如京畿府府尹!

 想到這裡,沈瑄衡有些頭疼,那位知情的府尹數月前已經被他殺了……

 不對!

 沈瑄衡思路循序漸進,又想到一種可能,前任京畿府尹是徐有年的人,此事若是徐有年知情,那三皇子也有可能知道。

 想到這裡,沈瑄衡頓時覺得所有事情都對上了。

 京城投毒案案發當天,大皇子和三皇子都來到刑部,一個是為了平息民怨,一個是為了示好,當時沈瑄衡就覺得奇怪,此事怎麼會引的兩位皇子輪流前來。

 仔細想想這件案子追根究底,很有可能是衝著他這個刑部尚書來的。

 投毒案只是個影子,此事一開始撲朔迷離,徐墨伸出嫌疑人的漩渦之中,刑部的許侍郎一直主張定罪徐墨,一旦自己聽了他的話,那徐墨必然當即斬首。

 若是這時李青在被人作為提線木偶拋出來,那他這個刑部尚書就必然會落個辦案不嚴,枉斷人命的罪名。

 所以這一樁投毒案,很有可能就是三皇子為了將他拉下刑部尚書的位置,特地謀劃的!

 沈瑄衡眼眸泛起寒意,心中怒氣漸生。

 這三皇子居心叵測,明面上示好,背地裡做局,想要將他至於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