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礦難

 王大西攤上事兒了,礦上出人命了。 

 開山鑽洞這麼多年,安全是最最頂要的事兒,可千擔憂萬擔憂,該發生的事兒還是發生了。 

 出事那天,他正在午睡,電話就急急地打來了。 

 他所經營的山區發生了坍陷,那批進洞的工人一個也沒有出來。 

 這事兒的發生,讓王大西腦子如開了大鑽,如放了鋼炮在裡面,轟了一聲炸了,這感覺很難受。不過他寧願真的把他的腦子炸掉最好,免得要去處理這些事兒。 

 但是,還是得去面對這事,賠償,按所賣的人身意外賠償,還有喪葬費、撫卹金等,花掉那幾千萬,他的世界清靜了。 

 出了這事兒後,他也沒心思再去作業這山裡的事兒,真是怕了。 

 再出事,真讓人承受不起。 

 王大西就此結業了他的事業。 

 林楓一走,他又攤上這事兒,他就有些迷信了,去蜀都的各大寺廟去捐錢燒香。 

 胡亂求佛燒香下來,人也是昏昏沉沉。 

 人做事拼一口氣,這勁頭過了,人就散了。 

 礦山這場“血光之災”發生後,他整個人就如那霜打的茄子,結冰的柿子軟了。 

 這士氣沒有了,他從猛虎變成了哈士奇。 

 這比喻是鮮麗說的。 

 那麼多人,一個都沒有出來,這個刺激讓他受不了,哪怕有一個倖存者,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任誰也受不了。 

 山封了, 那人挖出來就和泥一樣的,肉泥混著黃土,看不到人樣,慘不忍睹。 

 挖到後來,王大西就做主不挖了,打算就地起了墓和集體碑。 

 人和人也分不清楚,分得清又如何,都是傷心的事兒。 

 家屬不同意,大西就多多給了錢,了了這事兒。 

 很長一段時間,王大西都如抽了神一樣的,六魂有三魂走了身。 

 老伴荷花自從礦難後,反而人變得勤奮得多了,不過她的勤奮在計較上。 

 這計較的事是王大西當年買蓉戎集團的事兒,他們家出錢卻麼有股權和股份,只有分紅的事兒。 

 當初,礦上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她也不計較。 

 如今不一樣了,大半生的事業沒有了。 

 話說這蓉戎的事兒已經是寫好過協議,她再計較,再去鬧,是否也沒有作用。 

 但是她還是請了律師打官司,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理由是這是夫妻共同財產,是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王大西私自決定的,她沒有同意過。 

 沒有文書,沒有紙質合同,這合同上只有王大西一個名字,這邏輯似乎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