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畫 作品

第9章 路遇色魔

 達摩劍法十三式,以劈、點、撩、抹、絞、架、崩、掛、穿、斬、掃、腕花為技法,演練起來要求內外貫通,神形合一,身動勢出,法變勢換。 

 呂秀英傳授了劍招之後,著重講解這些劍法基本技法的竅門,要他留心演練。 

 而後又閒談似的,說了說對戰和內功的竅門,“你要是遇到拿劍的,不得已出手與之比鬥,一定要記住,不要看對方的劍,劍走得太快,你的眼跟不上,你要看他的手。劍隨手走,手動則劍動。遇見用刀的則需切記,刀重,不要跟它對著幹,要走輕靈的路子。其實無論練什麼功法,套路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配合心法,所謂心法,就是內功運轉方法,若配合得當,劍法威力無窮。江湖上有傳言,有些劍法高手可以摘一片葉子,配合內功,將其變成利劍,那才是真正的厲害……” 

 這些竅門,都讓蘇元青十分歡喜,問道:“那若有內功,如何駕馭達摩劍?” 

 呂秀英說:“達摩劍只有招式流傳於江湖,內功心法卻是少林獨有,別人學不到。不過江湖上有人說,無論什麼功夫的心法,不外乎輕重緩急四個字。腳步要輕盈,落地要穩重,劍出如龍,自然要疾風驟雨,若遇糾纏,也要知道緩一緩更快的道理。總之,你若有緣習得內功,有心法則依照心法練習,沒有心法,就把握好輕重緩急四個字。多琢磨劍意,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你自己的心法。” 

 前輩們琢磨出來的心法,千錘百煉幾十年,能夠流傳下來被大家推崇的,必是其中佼佼者創出的最好心法。若能習得,必然比自己瞎琢磨划算。 

 但若實在沒有法子,那也只能瞎琢磨。 

 蘇元青說道:“呂師父,這些太過遙遠,學生現在能做的,就是練好劍法。” 

 呂秀英對他能守住本心頗為滿意,說:“正該如此,你練著,本姑娘去休息。” 

 蘇元青把劍招練了幾遍,出了汗,便收手在船頭讀書。讀到精力潰散,便又起來練劍。一書一劍陪著,到了傍晚,疲憊至極,腳步都如醉酒般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