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畫 作品

第36章 為官立場

 保證書寫著寫著,匪徒就散了。紛紛偷跑回家,躲在家中不敢出門。 

 對於這些人,蘇元青既往不咎。 

 但是也有一些人,竟然想帶著全家人偷跑出去。對於這些人,別說蘇元青,就算貧苦人家出身的趙二郎也看不過去,全抓了起來。 

 七戶人家,五十九口人。 

 這些人全都可以殺—— 

 但是,看他們衣衫襤褸,飢不果腹的樣,殺了他們確實讓人不爽。 

 蘇元青把他們叫來,跪成一堆一堆,訓道:“你們都該死。但本官仍願意給你們一個機會。你們幾個做匪的,去湖中勸降或殺賊,活的也好,死的也罷,都算數,並且投降者無罪。每兩個人,換你們一個家人免死,兩日後,差幾個,本官就砍幾個腦袋。你們的家人,就在這跪著等你們,若想讓他們死,就再跟本官作對。”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若是他們還沒抓住機會,就算殺錯,也必須要殺。 

 因為那時候,蘇元青也沒選擇。 

 那一堆一堆人跪著等,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望眼欲穿。他們的下場讓周邊村縣的百姓心驚,再不敢舉家逃走。 

 不過才等大半日,他們的家人陸續回來。 

 每個人都帶回數十人,足夠救他們家人所需。 

 此外蘇元青還知道,他們勸回來的數量比這些更多。有些人因為害怕蘇元青說話不算數,悄悄從小路回家了。 

 這些人見與不見都無所謂了。蘇元青心中歡喜,對眾人說:“各回各家,皆無罪釋放,但以後誰再做匪,休怪本官無情。” 

 接連數日,湖中匪徒竟散了個九成。只剩一小股無家可歸的,和身上揹著重罪的,躲入蘆葦蕩深處,不敢露頭。 

 可喜的是,這個過程裡,蘇元青一個人都沒殺。 

 趙二郎簡直成了他的粉絲,佩服道:“這就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呂秀英笑說:“投桃報李,這些百姓既然這麼配合,咱們也應該為他們做點事。” 

 曹猛接著話說:“不錯,應該把蛀蟲都捉出來,讓張知府殺乾淨。” 

 三方人馬都散了出去,在附近挨家挨戶排查。 

 讓證據說話。以前講不清的理,有證據就可以講;以前不能說的話,有證據就可以說。雖說時間久了,很多東西煙消雲散,可是總有些證據留了下來。被蘇元青這幫人,一個一個翻出來,翻的附近官員膽戰心驚。 

 衙差都出來鬧騰,試圖阻止。 

 鄉紳、縣令也諂媚地跑來見蘇元青,準備了數百兩銀子到數千兩銀子不等。 

 這不,湖縣縣令李克儉,帶著一個大箱子,求見蘇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