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惡意營銷

 “不好意思,太簡陋了,你們隨便坐啊。”馬銘宇說是隨便坐,其實手指著旁邊的兩個小坐凳,六歲的魏傑坐著居然剛剛好腳能碰到地上。

 “來之前我查了一下整個省的棉產量,你們家的量並不是最高的啊。”小財手裡拿著一小疊的資料。

 “唉,麼辦法嘛,我們的棉花因為週期比較長,才能有最好的質量,可是現在外邊不要質量只談錢,便宜一點什麼棉花都要。”馬銘宇說著臉上的愁容愈發收不住。

 “你們應該也查到了,前面幾家的場子出口量個個都大的嚇人,那都是他們從各地農村裡收回來的破舊棉衣,把裡面的料子重新打了幾遍,再往裡面塞一點新的棉花,就以次充好。”

 “那沒人發現嗎,這種情況怎麼可能沒人舉報呢?”小財有些疑惑,但身旁的魏傑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

 “怎麼可能不知道啊,他們做好的合同,把次一點的棉花提前打好包裝,專門供貨給那些小販,他們就拿著這些次貨,做一些號稱“物美價廉”的棉織品,就因為從西北地域出口,就說是西北棉,再賣回給農村不識貨的老人小孩。”馬銘宇越說越痛心疾首,農民出身的他,最厭惡的就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商人,欺騙農村人。

 “靠著低價回收農民家中舊棉,再摻點新棉,繼續以看似低廉的價格賣給農民,事實上一件成品的成本無限接近於零,賣出去的全是純利潤,就這麼一輪又一輪的把農民的錢搜刮一圈。”魏傑坐在旁邊簡單分析就得出結論。

 “所以你家的棉花再好,量也趕不上別家。”魏傑看著小財說明最後的情況,“但我關心的點不是這個。”

 說完魏傑扶著板凳站起來,走到破舊的座機跟前,向馬銘宇發問:“既然你說你們家棉花是最好的,那有誰能證明呢?畢竟你的棉花都沒多少人買,甚至連用戶反饋都做不到。”

 馬銘宇被問到這裡後,臉色先是一陣難堪,但他隨後又開口說道:“雖然我們賣給了一些有眼光的小商家和少數知道貨的人,但這些都只是杯水車薪。我們缺少的是規模上的認可,缺少的是市場上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