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煜 作品

第206章 無我之境

 諸法既是從眾緣和合而生,緣來即生, 緣散則滅,生滅法中,有固定不變的我體存在,所以理解它是無我可得。但世間的人,多數是執著有我,做我的奴隸,為我驅使,造業受苦。

 若不能達到無我之境,生滅之力終歸是外力。無我的三重境界可以這樣理解:

 初級境界,是小我之境:在這個層次上,個體能夠暫時擱置自己的觀點和信念,轉而專注於傾聽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中級境界,是大我之境:到達中級境界後,個體放棄了自身的見解和觀點,轉而重視並尊重他人的看法。

 高級境界,是無我之境:在最高層級,個體能夠達到一種完全忘我的狀態,即拋棄自身的一切附屬物,不關心自己的權益和需求,僅關注他人的福祉。

 李木在照心經送他的字中感悟到了天衣無縫之無我之境,於是他翻開了下一頁。

 “我心一切皆已成空,即為空者乃稱為無。”李木的聲音在魂海空間內不斷迴盪,照心經的寒光開始收斂,太極圖開始運轉,生之力瀰漫在魂海空間內,將寒氣一點點驅散。

 “學佛原來是要交代自己的良心。”,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我們自己建立的自我形象所束縛,無法真正去面對和接納自己內在的情感和想法。

 而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無我這一概念,就可以嘗試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靜,將生活中的種種困惑和糾結都釋放出去。

 李木沒有從觀想之境中退出來,因為他對照心經的感悟到了一種新的層次。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佛法講的東西,李木接受了一部分,那就是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但他不接受的就是無為,他覺得,如果不去作為,那麼一切都是虛妄的,如果一切都遵從自然規律,那麼只能苟且。

 照心經自動閉合上了。魂海空間由於照心經的作用下,開始有了生之力的存在,但生滅不平衡使得魂海空間內躁動無比,於是李木通過太極圖引進了滅之力,讓魂海空間再度平衡下來。

 照心經在原地不動,李木不去管它,離開了道心大陸,去天焱世界尋找羽靈。期間照心經幾次躁動,都被李木壓制下去了。

 羽靈閉關的小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無盡的海水灌入,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被它吞噬。海平面大幅度下降,附近的礁石都露了出來,天焱世界是一個低級的小世界,根本受不了這樣的吞噬,李木闖進了陣法空間。

 “這些年你去哪兒了呀,木哥哥。”羽靈高興的蹦躂著。

 “別再吞噬了,再這樣下去,我老家都沒了。”李木抓住羽靈,飛出了陣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