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755章 只求速死

 而石清流呢,白淑君本身的私慾卻佔了上風,但石清流本身對黃爭的感情在這個時候變得越來越強大。 

 這瞬間就讓石清流僵持住了。 

 既不前往營救,又沒有加入對付莫靜梅。 

 “清流,你在幹什麼,你真的想他為你而死嗎? 

 如果他不是為了你,你覺得他還會想打開苗王墓而把自己置之死地嗎?”莫靜梅看出了石清流的心思。 

 現在她也知道石清流的糾結,也知道黃爭的糾結。 

 石清流如果不打開苗王墓就會死,並不像她,兩個靈魂並不影響。 

 黃爭經歷鬼谷洞,苗王城迷宮已經心生厭倦,但他還是選擇繼續,這為的不僅是成全莫靜梅,而且也是為了石清流。 

 甚至於知道必死還選擇進霧濛濛,光憑這一點,她們兩人都無法和黃爭相比了。 

 石清流也是一愣,一句“清流”的稱呼把她從糾結中拉了回來。 

 難道還要害石清流死一次嗎? 

 剛才黃爭的話猶在耳中迴盪,縱然還有前世的記憶和前世的恩怨情仇,事實上她自己已經回不到過去。 

 白淑君早在三百年前就死了,她現在是誰? 

 是石清流! 

 那麼石清流又怎麼會可能放任自己所愛之人去死呢? 

 “小梅,你儘快解決,我現在就去!”經過反覆的認知折騰,石清流最終還是迴歸了自我,從分裂的人格恢復完整的人格。 

 莫靜梅此時終於還是鬆了口氣,而且當石清流再叫她“小梅”的時候她心裡湧起了一陣陣幸福的感覺。 

 仇怨只能帶給人痛苦,但原諒寬容理解卻可以給人帶來幸福。 

 這種幸福的感覺其實一直在每個人的心裡,只是有的時候會被仇怨所掩蓋,當仇怨消弱,真誠的愛就會加強,而幸福就會呈現出來。 

 其實修行就是這樣,減私寡慾,寬宏大量可以讓普通人得到幸福。 

 道德經中上善若水一章有“心善淵”之說,說的是水,水心之善在於“淵”,淵代表了深而廣,而水就是隨心向下而流,向下就可以達成淵,也就是向善而行,簡而言之就是善行。 

 這應該就是老子“心善淵”給人的啟發,向善而行,自能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