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開局表白未成年貴族千金 作品

第788章 新聞學的魅力

  【神明競技場】依舊照常進行,但幾天內,修爾本這座城市中卻多出了許多異樣的聲音。

  原本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已不再專注於前來挑戰的更高等級強者。

  不再探討他們誰更加厲害,誰更有可能獲得步入天下第一武道會的資格。

  而是話題風口一轉,現在的熱議焦點變成了——

  誰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從前段時間開始,城中就有一條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傳播開來。

  這條消息的主要內容是,自然女神在修爾本憑空創造了一棵神樹。

  而這棵樹正是傳說中能結下金蘋果的神樹。

  也就是現今佇立在競技場之外的那棵參天巨樹。

  據說,這棵神樹在其頂冠之處只會結下一顆果實,具有無比恢弘的神力。

  即便不是神明的生靈,也有資格取得這顆金蘋果。

  但唯一的條件是,只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才能將其摘落。

  這條傳言經過了無數人的口述,雖然內容略有變化。

  但關於“最美麗的女人才能摘得金蘋果”的這個條件始終未有改變。

  沒過多久,連法師議會都出面證實了這條消息的最初版本及其真實性。

  在這條消息廣為流傳後不久,修爾本的神明競技場迎來了一位特別的挑戰者。

  這位挑戰者周身被縹緲的海洋氣息所包圍。

  湧動的波紋穿梭在她周圍,託著她那魚尾模樣的下半身迅速抵達這片大地。

  見到這位種族奇特的挑戰者,競技場上的無數觀眾紛紛目瞪口呆。

  據介紹,這條人魚自稱是法師議會的議員洛勒萊。

  當她參加神明競技場的比賽時,這位議員更是放下豪言壯語。

  她要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只有這樣,她才能得到世界上最強壯的熊人的認可,從而獲得自己的幸福。

  至於世界上最強大的熊人究竟是誰,雖然在場許多觀眾都不清楚。

  但重要的是,當看到法師議會議員親自出面時。

  人們立刻意識到金蘋果的傳說很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女性蜂擁至修爾本,

  她們的目標非常明確,為了傳說中的金蘋果而來參加神明競技場。

  畢竟,傳說中的金蘋果只有一個。

  而所有女性都需要一個展現自己的場地,競爭誰最有可能得到那枚金蘋果。

  因此,神明競技場反而成了當前最公平的競爭場所。

  似乎在短時間內,金蘋果的傳說變了味道。

  它不再是隻有世界上最美的人才能獲得,而是任何獲得者都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人。

  好像人人都在爭奪金蘋果。

  “這不就是你想要的效果嗎,維克托?”

  維嘉用其尖銳的鳥喙張開,閃爍著眼睛,嘰嘰喳喳地對著旁邊的維克托說道。

  此時,他們正處於觀眾席中,維克托則是使用了隱身魔法隱匿了自己的身形。

  而維嘉站在的地方也很刁鑽。

  它正站在艾麗卡的身上。

  此時的艾麗卡,身穿黑色風衣,戴著面具,正坐在身為選手的【特殊觀眾席】上。

  除了金色的馬尾以外,讓人根本看不出她到底是誰。

  正因如此,維嘉站在艾麗卡的身上,讓人完全沒有意識到它竟是維克托的那隻烏鴉。

  畢竟早在艾麗卡參加神明競技場的時候,她就已經向著眾人宣佈。

  她就是維克托的追求者。

  那麼,身為維克托的追求者,同樣擁有一隻烏鴉用來模仿維克托,不過分吧?

  而眼看修爾本這座城市的女性數量急劇增加,僅僅為了獲得“全世界最美麗女人”的稱號。

  維嘉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維克托。

  金蘋果的消息在世界傳播後,通過法師議會的官方認可來提升其可信度。

  隨後再借助神明競技場的熱度進行推廣。

  實際上,維克托從未明確提過金蘋果樹的傳說與神明競技場直接相關。

  只是因為它們都位於修爾本這片土地上,許多人便自然而然地將兩者聯繫起來。

  在更是在洛勒萊議員的協助下,金蘋果很自然地變成了只有通過競爭才能獲得的物品。

  以至於在金蘋果事件掀起之後,幾乎沒有人意識到。

  金蘋果跟神明競技場就沒有半毛錢關係。

  只是議員洛勒萊為了獲得金蘋果,在神明競技場上特意進行了宣佈。

  至於那位神王?他甚至沒有出面澄清這一話題。

  畢竟,位於修爾本之外的那棵巨大的樹本來就與他無關。

  而且他從未聲稱參與神明競技場就能獲得所謂的金蘋果。

  當然消息能如此順利傳播,實際上也確實與修爾本那棵非凡的巨樹有關,

  畢竟,人們遠遠地就能感受到那棵巨樹的非凡氣息。

  最近,那棵神樹甚至被一種神秘力量封鎖,任何人都無法靠近,

  這是之前那些來到修爾本想要近距離觀賞神樹的遊客撞牆後才發現的。

  這無形中加深了所有人對這一現象的印象。

  只有通過挑戰神明競技場,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她們才能成為無二的美麗。

  才能夠贏得那象徵至高美貌的金蘋果。

  此時的競技場戰況激烈,進行得如火如荼,

  觀眾席上人山人海,觀眾們振臂高呼,為眼前的精彩戰鬥歡呼喝彩,

  他們熱血沸騰,各種歡呼聲不絕於耳。

  掀起的狂歡浪潮甚至讓這座龐大的競技場都似乎為之一震。

  不久後,神明競技場的篩選將會結束,

  屆時,將有哪些高手在這座競技場中脫穎而出,參加第一屆的天下第一武道會。

  因此,每個人都在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全力以赴。

  維嘉皺著眉頭,向觀眾席下方望去。

  競技場中央是一名陌生女子,擁有一張堅毅而俊美的面孔,五官嫵媚,眼神冷豔。

  她正揮舞著手中的長鞭,接受提升段位的挑戰。

  幾十名身著鎧甲,手持重劍的士兵正踏著沉重的步伐緩慢向她靠近。

  他們的凌厲目光毫不留情地匯聚在她身上,猛烈劈砍。

  女子以其敏捷的身姿在重甲士兵中穿梭,手中的長鞭在空中掠過,引起呼呼的風嘯聲。

  每當她用長鞭纏繞住一名士兵的腳踝,將其摔倒,觀眾席上便爆發出一陣激動的歡呼聲。

  很顯然,這樣一位美麗的女士參加神明競技場,無疑是為了嘗試贏得金蘋果的傳說般的認可。

  然而,她最終還是失敗了。

  維嘉親眼見證了女子動作越來越遲緩,耐力不足使她變得氣喘吁吁。

  終於在一次腳步踉蹌後,被一名重甲士兵以肘擊擊倒,再未能起身。

  這樣的挑戰難度僅僅是黃金段位的考驗。

  這表明,如果這位外表還算不錯的女子無法克服此難關,她這一輩子也就是個臭黃金了。

  維嘉見狀,不禁向身旁的維克托提出疑問:

  “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天下第一武道會結束後,勝利者實際上是個男人呢?”

  當然,維嘉並不真正認為這場天下第一武道會會有什麼意外的干擾者出現。

  世界上的人類強者數量有限,畢竟除了神明之外,其他種族的實力上限已經是眾所周知的。

  即使有一些隱藏的強者,他們也不可能超越當前的維克托。

  就目前來看,在維克托未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的情況下。

  最終的勝者大概率只可能就是他的兩位學生中的一位。

  “誰規定最後的金蘋果非要交給勝利者?”

  維克托雙手插兜,平靜地說道。

  他那深邃如黑曜石的雙眸凝視前方,望著競技場上那失敗的女子,毫無波瀾。

  倒是見證這一幕的不少觀眾,對這位冷峻而美豔的女子感到一絲惋惜。

  畢竟,觀眾們並不關心那些有的沒的,他們只是來享受精彩的表演。

  無論是容貌出眾的還是動作帥氣的選手,都是他們的最愛。

  只要能讓他們心情愉快,他們便滿足了。

  “金蘋果的道理也是一樣。”

  維克托雙唇翕動,淡定地說道:

  “因為那只是給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而不是給世界上最強之人準備的。”

  女選手們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參加神明競技場,是為了選擇誰才是最強者嗎?

  當然不是。

  她們的目的是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與實力。

  同時,她們也希望能夠戰勝對手,令對方失去比賽資格,從而減少競爭金蘋果的人選。

  對她們來說,被稱為‘最美’比‘最強’更具吸引力。

  因此,即使是像場上那位失敗者一樣的女性,也有可能獲得金蘋果的認可。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持這種觀點。

  那座無比華麗而恢弘,周圍鑲嵌著鑽石的石質王座上的人。

  正是隔壁卡倫西亞帝國女皇,奧瑞麗安。

  她雙眸冷漠,面無表情地注視著下方的失敗者,那充滿星辰般神秘的瞳孔未見半點動搖。

  這種高高在上的氣質,與這座粗獷的競技場顯得格外不搭調。

  但作為帝國的女皇和王國大公的外孫女,她自有其尊貴的位置,無人敢對她表示不滿,

  甚至無需這些頭銜,奧瑞麗安的地位也無人敢挑戰。

  畢竟,她是目前唯一達到【大師級】段位的選手。

  也是第一個獲得【天下第一武道會】參賽資格的人。

  她的實力是無可置疑的。

  同樣地,這位女皇的美貌也是無與倫比。

  凹凸有致的身材,淡漠且神秘的眼神。

  即便沒有微笑,她那極致完美的粉色雙唇也無疑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認為。

  這樣的美麗,無人可以超越。

  幾乎所有在場的觀眾都已心中認定,她必將同時獲得金蘋果和世界最強者的雙重榮譽。

  但此時,這位女皇只是掃視了一眼另一片觀眾席。

  目光最終落在那位戴著面具、穿著黑色風衣的女性身上。

  她注視著那個女人所在的位置,尤其關注她肩膀上棲息的那隻獨眼烏鴉,眼眸微眯。

  那正是維克托老師的烏鴉。

  奧瑞麗安立刻認出了它。

  並且,早在比賽的第一天,她就已經識別出那身披風衣的女人是誰。

  艾麗卡·杜·克洛伊。

  對方並未掩飾自己的聲音。

  在八年前,她和艾麗卡曾因維克托的事情爭執過。

  因此她對艾麗卡的聲音記憶猶新。

  何況,維克托老師未能來到現場,這已經不言而喻地說明了許多。

  “您是覺得,您偶爾指導的學生,就能戰勝親傳的我嗎?”

  她微微低下頭,眼眸中的星辰似隨著話語流動,神秘而華麗,

  這些星光彷彿化作了一片繁密的圖騰,迸發出不容拒絕的凌厲威嚴。

  “我不會讓您失望的,老師。”

  “您,只能屬於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