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照萬里 作品

第八十三章





皇帝拿到朝會上議論修改,完善細節後,欣然通過,並把這個考核制度抄送給各地藩王,命他們依樣考核宗室子弟。




藩王們覺得這個政策雖麻煩但管用,照樣實施下去,而有些心思縝密的人難免猜到,莫非皇帝有心要整頓藩王了?惴惴不安中。




至於同時被頒佈的停薪留職,蛤?會有人這麼傻麼?旱澇保收的祿米不要,非要折騰著出去撲騰兩圈?要知道一百石的祿米,跟外頭六七品的小官持平,瞎混一年還未必能拿到這麼多銀子哩!




多數人不理解這個政策,但總有人想要試一試,比如同住黃銅衚衕,人緣頗好的沈峰。




沈峰家中人口眾多,有六七個孩子,怪不得他心動。




沈峰覺得,自個要是能夠當官或經商,憑著自己能耐早就賺到盆滿缽滿,怎麼會甘心守著這點子祿米?再說了,折騰失敗了還能回來,無後顧之憂,幹嘛不試呢?




他竟然成了第一個主動去說要停下祿米,打算去經商的人。




“我打算去販布。”沈峰心裡早就盤算好了,“我們苗州別的沒有,棉布可是一絕啊!挨著松江,人手和棉花都齊全,花樣繁多價格低廉,只要把棉布送到京城來,直接就是兩三倍的賺頭。”剛開始規模不用太大,家裡人一起裝個幾車就好,等到路子走熟了,直接開個布莊也行,沈峰越說越是興奮,描繪起美好藍圖來。




沈齊聽著心頭微微一動,別人家附近有特產,他們也有啊。




有人問道:“要是虧本了怎麼辦?”




“棉布這東西,衣食住行之首,就是放壞了也可以折價出售,能虧多少?能餓上幾頓,還能不穿衣服嗎?”沈峰瀟灑一笑,




“虧了,大不了就節衣縮食幾年,萬一成了,可就給後代攢下基業了。”




祿米雖好,也是要養一家人的,而沈峰家中節衣縮食過的艱難。




沈峰帶了頭後,的確有不少人跟著心動,有人託底唉,幹嘛不試呢?




沈齊自然是其中之一,尤其是自家家底還算厚實,他本身還能賺一份月例,怎麼也餓不著。




“要不然,咱們就把祿米暫時辭了?”沈齊越想越覺得可行,他們又不是賺不來銀子,何必白白擔著名頭呢?




“要我說,肯定是早辭早好,咱們家如果開鋪子,只怕早就賺到一套宅院了。”沈知汝說,“去年二舅還來送過分紅,只是單做那幾樣果脯,就賺了七八十兩咧!”放開產量能賺多少?




而且京城人口味挑也捨得花錢,喜歡做什麼果脯拼盤,如果加上之前弟弟畫的旋轉果脯盒子,一套出售,這還不賺翻?




杜珍娘也同意,沈知瀾更沒意見,全票通過後,沈齊便給杜二舅寫了信,讓他秋收時帶著多帶幾個人過來,開果脯攤子試試。




提到杜二舅沈知瀾便想起周朗表哥(),當初他要結廬守孝?()_[((),他們也就沒有強求,如今孝期已過,又有什麼新的打算?要是他想,就可以帶到京城來尋個好的拳腳師傅,免得耽誤他的天賦。




說到周朗,難免想起沈潭的父親沈斌,當初摔斷了腿就沒能來京城,聽說後來骨折養好了,卻留下一瘸一拐的後遺症,沈斌羞於見人,成天在家指天罵地,偏還寫信來,問沈潭要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