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領主:我是基建狂魔 作品

第584章 蜀國的心思


                 不同於大周為了保衛國家齊心協力,蜀國的文武大臣們對於國家的戰略一直爭議不斷。

  他們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蘇定方陳平這一派,認為要兼顧全局,哪個最強就打哪個,以此來為蜀國的發展爭取時間。

  另外一派則是以關羽李牧白起等人為代表,他們認為蜀國弱小,距離中原腹地也比較遠,應該立足於眼前利益,不要跨越他國作戰。

  而蜀國國君劉浩偏向的正是第一派,生怕唇亡齒寒,所以才讓蘇定方為帥,白起等人只是副將。

  白起說道:“元帥,我們的補給線實在太長了,後勤的壓力非常大,每在這裡一天,我們的國家就要消耗鉅額的資源來做保障。而我們面前的大周軍團有十萬人,據險而守之下我們根本就沒有勝算。

  若是漢軍能突破南門關,一切都好說,但現在漢軍已經被擊敗,敵軍實力增強,我們再呆在這裡也是無用啊,反倒容易成為最大的輸家。”

  另外一名謀士也說道:“元帥,白起將軍所說的有理,吐蕃也好,草原也罷,宋國和漢軍也罷,他們幾國都是與大周相接壤的,事關切身利益,就算掏空了家底也要搞死大周。

  但我們蜀國不一樣啊,我們的國力本來就很弱,就算他們擊敗了大周,我們也得不到實際的好處,完全就是賠本買賣。所以在下建議班師回朝,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擴充軍力,另一方面密切關注中原大戰的局勢,完全可以來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雖然有不少人都對這次的背棄盟約保出兵伐周抱有怨言,但是之前有君主劉浩的支持,大家也都不說什麼,但現在戰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反周聯盟一下子少了三十萬人的主力,大周的壓力大減,於是不少人都生出了退縮的想法,紛紛向蘇定方出言勸諫。

  蘇定方雖然是元帥,但是他在軍中並沒有絕對的權威,現在碰到這種局勢也不敢強行壓下眾人的言論,皺眉思索了一會之後,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既然大家分歧如此之大,那本帥就將諸位的意見上奏陛下,一切由陛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