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當面壁者:你反手投靠三體? 作品

第117章 知識密封準則


                 危機紀元31年,公元2038年。

  丁儀博士的休假結束後,就立刻投入到冷核聚變的研究中。

  這與原劇情中有一點出入。

  原劇情中,這時的丁儀還在努力尋找著突破智子封鎖的辦法,結果到最後依舊是一無所獲。

  不過這一次有了林璇的加入,他自然不需要再和那瓶中的蒼蠅一樣沒頭亂撞了,可以專心將實驗的重心,放在物理學上。

  汪淼那邊,也開始了新的工作。

  艦隊國際的野心很大,他們並不只是侷限於在火星上修築一個火星基地而已。

  他們想要弄出來一座足以容納數百萬人生活的太空城。

  想法很美好,但是實施起來有諸多困難。

  人類目前還不具備對一顆行星有環境改造的能力,再加上火星上那快有30多級的颱風,以及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修建大型的地面工程幾乎成為了一種奢望。

  所以他們選擇換了個方式,直接修建一座地下城。

  首先找魏成幫忙設計了一套新的鏡像工程藍圖後,大傢伙便是開動了。

  先用恆星級氫彈,在火星上鑽出來一個坑,然後將已經在地球組裝好的避難所拖拽到火星上,完成打地基的工作。

  接下來的步驟就很容易了,無非就是和太空站修築時差不多,先用盾構機沿著避難所的位置向外延伸,然後將模塊一個接著一個的對接推進,把原有的模塊推進到下一節土壤裡。

  汪淼坐在工程船上看著手中的設計圖,這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方格子,讓他總覺得有些眼熟。

  “這不就跟《輻射避難所》一樣嗎?”

  都是模塊化建造然後拼接起來的,唯一的區別就是自己這是在火星。

  不過即使是這樣,整個火星基地的建造速度也相當緩慢,魏成預計修建一座和洛城那麼大的地下城,可能至少得花8年左右的時間。

  主要的難點是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運輸成本,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完成模塊的建造後,再運輸到火星上。

  雖然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實現,能源難問題被解決,但運輸還是需要時間成本的。

  第二點則是來自於火星本身的惡劣環境,會讓原本的組裝工作變得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