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當面壁者:你反手投靠三體? 作品

第122章 冬眠


                 危機紀元第200年,距離水滴抵達地球,剩餘5年。

  “我需要冬眠。”

  “是的,你需要冬眠。”

  白冰斬釘截鐵的道。

  “還有其它的辦法嗎,現在的時間很緊張,我冬眠的話可能會耽誤很多重要的事情。”林璇道。

  “就是因為時間緊張,所以我才決定讓你冬眠去完成超夢世界的第三階段。”白冰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

  “冬眠狀態下,你的大腦會異常活躍,這時是灌輸記憶到你大腦中的最好時機,否則的話,時間將會慢上十倍不止。”

  經過白冰的多年研究,終於將腦聯網技術的最後一塊拼圖補齊了。

  “去中心化!”

  “我們需要拆解掉數據庫,將所有的信息儲存在人的大腦裡!”

  “如此一來,人類將徹底擺脫三體人智子的監視,而腦聯網技術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滴血重生】的聯網技術。”

  只要承擔腦聯網技術的個體……或者叫數據體不死亡,腦聯網技術將會一直存在。

  市面上任何一種電腦病毒,任何一種思想控制手段,都對腦聯網無效,人類將會從此進化成為一個全新的種族,迎來下一次的技術爆炸!

  但有個問題,雖然沒有中心數據庫了,但依舊需要有一個調度站,來負責管理所有的子端口,將他們的數據與提問彙總並傳播給另一子端口。

  為此,白冰還特意做了一個測試。

  他讓10名受試者分成五組,然後連接上腦聯網開始提問問題。

  A提問問題: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

  然後這個問題,被由作為調度站的白冰傳輸給B,C,d等其餘9人做出回答。

  其中,B的答案為:因為大人比我們更具有生活經驗。

  C的答案為:因為大人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還多。

  d的答案為:我覺得小孩並不需要聽大人的話。

  9個人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然後,作為調度站的白冰開始將這幾個答案嘗試進行同步校驗,補充出幾個類似選項,再次反饋給10名受試者,開始對答案進行反駁。

  B答案交給了e,e反駁道:生活經驗只是眾多經驗中的一種,大人並不一定在每個方面都具有經驗,且經驗並不一定正確,所以駁回答案。

  C的答案則交給f,f反駁道:可能他只是愛吃鹽。

  最後d的答案被g,h,i三人贊成,不反駁,被j反駁,反駁理由為:如果大人已經在某些領域取得一定成就,那麼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少走一些彎路未嘗不可。

  答案再次被彙總到調度站,再次向下傳輸,眾人再次反駁。

  這個過程在不斷持續,來來回回進行了大約一百多次後,反駁答案的理由已經從最開始的較為隨意,升級到了哲學與社會學層次的問題。

  進行到第1000次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被上升到了人類起源。

  進行到第10000次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在嘗試建立一個假想的宇宙模型。

  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就是如此,只是思想解放不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獨尊儒術才能安國興邦。

  人的思維只有在碰撞中才能誕生新的火花。

  在這場測試中,每個人都是一場辯論賽的辯手,他們窮盡自己所學的一切,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與其它的人進行博弈。

  弱者很快被淘汰出局,但他們並不懊惱,反而是想著怎樣去通過學習別的知識,來再次推翻對方的觀點。

  強者也不會形成固定思維,他們不僅要嘗試論證與自己觀點相符合的答案,還要論證與自己觀點截然相反的答案,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他們便完成了對客觀事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知。

  這就是林璇最終想要的東西。

  一個足以統合全地球人類智慧的超級計算機。

  如同人工智能一樣,理論上而言,只要時間足夠,這臺超級計算機可以算出宇宙中的任何問題。

  當然,科技水平也得跟得上才行,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光是一群人在那裡空想,那要能得出來答案就見鬼了。

  要那樣的話,林璇可以直接讓他們計算宇宙大統一理論,引起真空衰變,召喚排險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