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披露清宮房事-完全取自《銀元時代生活史》


  這個章節我是看一本歷史寫實書籍所發現的。

  該書《銀元時代生活史》其作者系30年代上海名醫陳存仁,他以親身經歷為主要線索,描述了上海近半個世紀的物價變動;描摹了作者所接觸到的各階層人士的生活、思想狀況,其中不乏名人逸士、政界要人,如章太炎、丁福保、于右任、吳稚暉等。作者從市民的視角出發揭示了這些人物的普通生活的一面,對老上海的民情風俗、市井生活有詳細而真實的描寫。該書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其對物價的真實記錄、對取締中醫案引發的中醫集會抗爭的內幕等的描述,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興趣的可以去買一本看看。

  書籍編寫者(陳存仁1908年—1990年,男,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醫。原名陳承沅,出生於上海老城廂一衰落綢緞商人家。八歲喪父。師從姚公鶴、章太炎。在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後,師從名中醫丁甘仁、丁仲英父子。)

  這是他自身親身經歷,這是他的個人自述:

  我在《銀元時代生活史》中寫過敵偽時期,我專程到北平(那時稱北京)購買醫書,餘閒時候到處探訪。一天我在北京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來今雨軒飲茶,發覺那邊的茶客最喜歡在附近拉一個能說能講的老太監,叫他們講講宮中舊事。好在這些老太監窮極無聊,等待茶客的施捨,所以喚之即來,來到就好像白頭宮女話天寶一般娓娓而談。xしewen.com

  來今雨軒雖是飲茶的地方,其實所謂茶敘,不單是飲茶,也可以隨便點菜,豐儉皆有。一次,我和一位做醫生的老友在這茶座傾談,他指著遠遠的幾個老態龍鍾的人說,那些就是清代遺下來的太監。我就問他,可不可以拉一個太監來閒談?那醫友說:“這種太監,身上臭不可聞,形態醜惡,是不上臺面的。”但是他曾經幾次和他們談過,還記得一些,下面所記的,全是這位醫友轉述太監們的話。

  敬事房裡擔任職務的太監,是專管皇帝房事問題的。每天在皇帝晚餐前後就託著一個盤,跪著呈到皇帝面前,盤中盡是象牙做成的籤牌,每一根籤頭上,有些是黃色,有些是紅色,有些是藍色,這些顏色是表示後、妃、貴人的等級,上面還有黑字,寫明許許多多名字,皇帝就揀出一根籤,太監就唯唯而退。皇帝當晚要寵幸的一個女性,就是這根簽上寫明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