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尊王攘夷的影響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儒家經典《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後來演化為具備複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其主要表達的意思是面對外族入侵,結成民族統一戰線,這對後世乃至今日的國家民族影響力都是十分十分巨大的。

  其開端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齊國一下子佔據了道義制高點。

  齊桓公出動大軍先是打退了山戎對邢、衛兩國的侵擾,救邢存衛,在諸侯中威望大增。其後,面對楚國南蠻的北向擴張,齊國再度出兵會合中原國家的軍隊共同伐楚,解除了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地區的威脅。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葵丘會盟,在那個時候的周天子都派人來參加這個會盟,承認他齊桓公的地位。

  他成為春秋時期諸侯各國公認的第一個霸主,齊國也正式成為第一個稱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