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鼠疫的爆發使得闖王李自成借勢入京!


  1644年的中國,正是明清交替。歷史舞臺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檢、農民起義軍闖王李自成、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另外一名重要配角,明朝的遼東總兵吳三桂。

  其實,還有一位重要配角一直為人們忽略,他就是:小老鼠。

  1644年,農曆3月15日,闖王李自成率大順軍抵達北京城北郊的居庸關。這裡是北京城的最後一道天險,然而關隘卻無人防守,明朝總兵唐通出降。接下來發生的事,人人皆知:李自成的隊伍勢如破竹,在3月18日攻破北京城,朱由檢吊死在景山一棵老槐樹上。

  然而,1644年3月李自成所面對的北京,實際已是一座疫病蹂躪的鬼城。這場大疫,是從崇禎六年到崇禎十七年間流行,發源地大致在山西的興縣,然後到大同,再到潞安。接著,鼠疫傳到陝西的榆林等地。崇禎十四年時,大疫傳到河北大名府、順天府等地,那裡的地方誌上,都有“瘟疫,人死大半。互相殺食”的記載。崇禎十六年,也就是北京城破的前一年,北京也發生大疫。

  為何判定北京的這場大疫是鼠疫?明人當時的筆記稱這場大疫為“疙瘩瘟”、“疙疽病”,這實際是對腺鼠疫患者淋巴結腫大的稱呼,而當時的傳染性之烈,“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只有鼠疫才能有如此烈性威力。

  到崇禎十六年四月時,北京每天死人上萬,以至於城門都被運出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戶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門口的最多,街頭連玩耍的孩子都沒有了。有一個統計數字,這場大疫奪走20萬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當時的人口,估計在80萬到100萬,也就是說,每四到五個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堪稱是一場超級大瘟疫”。當時的北京城裡盛傳種種白衣人勾魂的流言,一到晚上,民間整夜敲擊銅鐵器驅鬼,“聲達九重”,官方也沒法制止——這是怎樣的一座鬼氣森森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