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清皇室後裔稱:川島芳子未被槍斃,78年死


  經中日專家合作調查,愛新覺羅德崇(清太祖努爾哈赤十一世孫)出面作證,法醫用科學方法反覆比對骨骼結構,驗明死者留下的數件遺物,確證方姥就是漢奸川島芳子。

  1945年8月6日凌晨,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上空爆炸,又黑又大的蘑菇雲頃刻間吞噬了十多萬人的生命。其後九天,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受到極度震懾,宣佈投降。“東方的瑪塔·哈麗”隨之走向了她的人生末路,被國民政府當作頭號女漢奸,逮捕歸案,關進北平第一監獄。當局對川島芳子禮遇有加,不僅讓她住單間,而且解除手銬,據說這是經北京軍統局特意關照過的。其後,河北省高等法院多次提審這位日本間諜,但她百般狡賴,將自己犯下的罪行推卸得一乾二淨。河北省高等法院掌握的證據相當有限,庭上僅出示了三件物證:第一件是川島芳子身著戎裝的照片,這是她作為日本侵略者的幫兇定國軍司令的確鑿證據;第二件是刻有司令字樣的四方大印;第三件是日本作家村松梢風寫的《男裝麗人》和《滿洲的黎明》兩本小說。法庭按疑罪從有的原則定讞,川島芳子被判處死刑。xièwèn.com

  據監督行刑的檢察官何承斌回憶:川島芳子是個不怕死的人,她聽說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核准的處決令已經下達,依舊神色如常,只抱怨了一句法官沒有證據而判她死刑,實在冤枉。另據負責警戒的憲兵少校譚良澤回憶:刑場內有法官、典獄長、行刑的法警、法醫、兩名記者以及監督行刑的9團2營4連的憲兵隊。被帶到刑場中央的川島芳子,由於經常吸食鴉片,注射嗎啡,再加上一年多的牢獄生活,面色臘黃,臉頰浮腫,一頭齊耳短髮,看上去四十多歲。川島芳子態度很沉著。法警按法律程序核對了姓名,驗明瞭正身,向她宣佈了罪狀和死刑判決書。

  行刑前,執行官照例詢問川島芳子有何要求,她什麼也不說,連例餐——兩個饅頭,也不想吃,只打算給養父川島浪速寫一封信,這個請求得到執行官的准許。原信用日文寫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父親大人:終於三月廿五日的早晨執行了,請告訴青年們永遠不止地祈禱中國之將來,並請到亡父的墓前告訴中國的事情,我亦將於來世為中國效力。

  義女芳子

  綜合當年北平多家報紙如出一轍的新聞描述,處決豔諜金碧輝(川島芳子)一事弄得頗為神秘,我們不妨看看這則舊聞:“3月25日凌晨,記者們獲悉大名鼎鼎的日軍密探、女漢奸金壁輝執行死刑的確切消息後,即不顧夜間街道的黑暗,急忙趕到關押金壁輝的第一監獄門前集合,準備報道現場情況。

  這次法庭也採取了出乎常規的行動,為了將處決清朝末裔女子的情況傳播到社會上,特請攝影記者前來拍攝現場情況。三十多名新聞記者趕到第一監獄,在緊緊關閉著的鐵門外等了又等,卻看不出有打開鐵門的任何跡象。不管是推門、敲門,還是叫門,都毫無反應。時間不停地過去,大家十分焦急。到清晨4點左右,監獄長總算是從裡面略略打開了鐵門,但他只允許三十多名記者中的兩名外國記者進去,其他中國記者嚴禁入內。據說這是一個叫吳盛涵的審判官下達的命令。但不像他個人的主意。尷尬的記者還不死心,他們沿著監獄高高的圍牆轉了一圈,企圖找到一個入口,結果只能是徒勞。天亮前,突然聽到從關押川島芳子的牢房附近傳來一聲沉悶的槍聲。天大亮時,第一監獄的大門前,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不一會兒,監獄裡出動了約兩百名警察,他們將看熱鬧的人群趕到遠離大門的地方。接近中午時分,大門裡面才有些動靜,監獄又重又厚的大門打開了,從裡面抬出一副擔架,擔架上就是處死的女囚――川島芳子的屍身。由於事先日方請求按日本人的風俗安葬,法院根據這一要求,決定把遺體交給戰前就住北京的日本長老古川大航。古川揭開席子一看,只見她蓬頭散發,從臉到脖子全是血汙和泥土。一代天驕金司令的儀表已煙消雲散,毫無蹤影。以古川長老為首的兩三個日本人,立刻將事先準備好的白布鋪在地上,把遺體緊緊裹住,再蓋上繡著五顏六色花樣的布。長老簡單地念了幾句經,便將遺體抬到卡車上。下午兩點多鐘,即運往朝陽門外日本人墓地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