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揭秘被當眾處死的太平軍女犯(二)


  太平天國屈辱史:破滅時所有女兵淪為奴隸

  天色漸漸轉亮,三千甲兵衝向宮門,但伴隨著大門衝開時的一聲巨響,一群婦女,手持大刀長矛,呼喊著從天王府內殺出,與驚詫不已的三千士兵殺作一團。這是守衛天王府的廣西婦女,洪秀全最早的女信徒,也是太平天國最早的一批女兵。

  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開始,就有了男女隔離的制度,洪秀全說:“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也正因此,太平天國建立了男女分營制度,實行嚴格的男女隔離的措施,即使是丈夫探看妻子,兒子探視母親,也“只宜在門首問答,相隔數武(步)之地,聲音務要響亮”。

  然而與此同時,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卻廣選嬪妃,妻妾成群。有些荒唐可笑的是,天王洪秀全還曾頒發了一紙《多妻詔》,宣稱天國居民,海外番眾,皆以多妻為榮。並詔定:“東王西王各娶十一人,南王至豫王各娶六人,高級官三人,中級二人,低級一人。”洪秀全則“有婦八十八人。”

  這就是說從男女分營制度的建立,到天王洪秀全《多妻詔》的頒發,太平天國的女兵們無疑完成了一次從衝鋒陷陣的軍營戰士到供各大王府“王爺”們任意宰割的床上性奴的歷史轉身。那麼,太平天國的女兵們為何出現如此天地落差的命運呢?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媒體紛紛披露了太平天國的女兵們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856年9月的一天,三千名披堅執銳的士兵包圍了天王洪秀全的府邸,這支軍隊的指揮官是“北王”韋昌輝。

  天色漸漸轉亮,三千甲兵衝向宮門,但伴隨著大門衝開時的一聲巨響,一群婦女,手持大刀長矛,呼喊著從天王府內殺出,與驚詫不已的三千士兵殺作一團。這是守衛天王府的廣西婦女,洪秀全最早的女信徒,也是太平天國最早的一批女兵。

  在太平天國鼎盛時期,這個兼有政治、軍事、宗教多重色彩的政權,曾擁有十餘萬女兵,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女性軍事組織。

  太平天國女兵的誕生,始於1851年1月11日。這一天,洪秀全誓師起義,同時頒佈了五條軍紀,其中第二條是“別男行女行”,設立女營。這是天國女兵的最早記載。

  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支女兵隊伍。那麼女兵何以產生在“貧困”、“矇昧”的廣西紫荊山下?在此時已多達四萬餘人的天國隊伍中,她們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1844年,馮雲山來到廣西北部,他已“遠離儒家教義和影響的中心,遠離人煙稠密的城鎮集市,遠離最肥沃的農田及有權有勢的地主。”生存在大山深處的萬千燒炭佬、礦工、農民、村婦們成了洪秀全、馮雲山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

  這些人群中,還包括了大批的女信徒。而1851年1月11日,伴隨著洪秀全武裝對抗清廷的開始,她們又有了中國歷史上至今鮮聞的一種身份,那就是女兵。這些大部分來自客家的女人,由於不纏足,她們在戰鬥中的勇猛一點也不比男人遜色。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就嘗過客家婦女的苦頭,以至痛恨地稱這些英勇的客家女為“大腳蠻婆”。

  光緒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一本名為《祖國婦女界偉人傳》的書出版問世,中間一篇《洪宣嬌小傳》,雖說演義的成分多於歷史,但從中我們卻可以窺測當年那群“大腳蠻婆”的英姿。文中說:

  “洪宣嬌者,軍中稱蕭王娘,天王姊,西王蕭朝貴妻也。年不滿三十,豔絕一世,驍勇異常,從女兵數百名,善戰,所向有功。蕭王娘及女兵皆廣西產,深奉秀全教,每戰先拜天帝。淡妝出陣,揮雙刀,鋒凜凜落皓雪。乘絳馬,鞍腰籠白氍毹,長身白皙,衣裙間青皓色。臨風揚素腕,指揮女軍,衫佩聲雜沓,望之以為天人。戰酣,蕭王娘解衣縱馬,出入滿清軍。內服裹杏黃綢,刀術妙速,衣色隱幻,一軍駭目。”

  就這樣,當太平天國的婦女著實讓外界感到了一股新鮮的氣息。當時,一些外國人看見她們或騎馬,或步行,大大方方地走在道路上,他們稱“這是前所未見的新現象,使我們想起了國內的生活情景。如果此次革命可以打破迄今一直遵行的婦女不出閨門的制度,那將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這種“新現象”的出現,與太平天國提倡的“男女平等”教義不無關係。洪秀全宣稱:“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