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朱棣出上聯,竟被一個小孩對上了


  唐朝的時候,詩歌這種藝術形式已經發展到了巔峰,詩在形式上出現了極為嚴格的格律,非常地講究對仗,也即是所謂的“詩聯”,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的句子,每一個詞語都需要形成對仗,人們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這種“對稱美學”,並且逐漸根深蒂固。xièwèn.com

  後來桃符繼續發展,由在桃木上畫有門神的畫像或者寫有門神的名字,變成了一些吉利的話語,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貼“福”字,都是為了討一個喜慶。在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後蜀的國主孟昶在過年的時候,在桃符上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聯語字樣,從此桃符開始轉變成為對聯,這也是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幅對聯。

  我們可以看到這與那一些格律詩中的“詩聯”其實是很像的,所以說對聯的誕生凝結著三個要素,首先是桃符的傳統,其次是唐詩格律的影響,再次就是後蜀國主對於文學之美的追求。而對聯的廣泛傳播,則與明朝的開國君王朱元璋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