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一代名將蔣百里將軍


  導語:徐志摩與蔣百里為親族,曾共同組織新月社。在徐志摩經濟最為拮据的時候,蔣百里將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幫其度過難關。1930年蔣百里受牽連入獄,徐志摩竟然扛上行李到南京陪蔣百里坐牢,一時天下轟動。

  蔣百里,本名方震,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我國著名軍事家,奪刀日本陸軍官校,育百顆中國將星,憑舌戰折服墨索里尼,以《國防論》引導中國抗戰。他早年追隨梁啟超,矢志推翻袁世凱,晚年又與蔣介石共事,兩人的恩恩怨怨,滲透在許多歷史事件之中。他以研究對日戰略著名,卻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徐志摩甘願隨他一起坐牢,梁啟超與其亦師亦友。1938年11月4日一代名將蔣百里逝世,風流竟不滅凡七十年也。

  一生皆是傳奇,已廣為人知,這裡,僅選其平生軼事,聊作一文,以祭奠將軍於地下。

  談兵

  蔣百里將軍,曾號稱東方第一軍事家,談起傳奇,自然要從談兵開始。

  人憶將軍最後一次談兵,是在去世前不久,到達宜山時見到馮玉祥,對馮玉祥說,建議多修高等級公路。將軍解釋說,此後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我軍裝備多靠外援,日本必定要切斷我國國際交通線。我國內地沒有橡膠資源,輪胎只能靠進口,所以多修公路,修好公路可以減少輪胎磨損,實際增強我國作戰的後勤能力。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力便宜,修路,就是惠而不費的事情了。

  將軍不久去世,而預言竟成真,日軍切斷香港,滇緬補給,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後,中國外援斷絕。輪胎的匱乏使中國無法集中進行一次大戰役的所需物資,一時竟有“一滴橡膠一滴血,一個輪胎一條命”的說法。此例可見百里將軍談兵風格,一言以蔽之,簡明實用。

  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擔任校長時,蔣百里給學生上課,先不講,在黑板上寫一個題目——一個人打十個人怎麼打?讓學生們討論。

  此地是中國當時最高軍事學府,堪稱眾星雲集,然這些未來叱吒風雲的將領們面對這個題目,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是啊,這一個人打一個可以討論,打十個除非對方個個病貓,又如何打法?

  半晌,百里將軍乃從容講道——一個人打十個人的法子,便是一個一個地打,打了一個再打一個。一句話點出了兵法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精髓,眾人恍然大悟之下,這堂課學到的東西大約終生不會忘記了。

  對日

  蔣百里將軍一生研究對日作戰,1923年即斷定中日將來決戰之地為平漢線以西的襄陽、洛陽、衡陽,他所作的《國防論》成為指導當時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方針。

  時抗戰軍興,敵強我弱,形勢嚴峻,當此艱難時刻,蔣百里卻發表文章,在充分分析中日國情後,堅定鼓勵大家——“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無論打到什麼田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一時傳徹全國,輿論為之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