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十七世紀翻天覆地的同一年


  十七世紀翻天覆地的同一年

  公元1644年,也就是——

  大明朝崇禎十七年

  大清朝順治元年

  大順朝永昌元年

  紫禁城的黃昏

  時間: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元旦

  地點: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這一年的元旦,皇帝朱由檢比平時更早就上朝了,除了近身侍衛和太監外,御座旁只有一個手執金吾的禮官站班,皇帝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啟奏萬歲,群臣因為沒聽到鐘鼓聲,以為聖駕還沒有出來,所以遲到了。”執金吾者躬身啟奏。

  “那就立刻鳴鐘,開啟東西門讓他們馬上進來!”皇帝不悅地宣諭。

  執金吾者下去傳旨,鐘聲響徹了紫禁城,文東武西列班進入的兩扇門也敞開了。但是等了一會,文武百官仍然不見一個進來。皇帝有點焦躁地對身邊的司禮太監說:“那就先去謁太廟,然後再回來受朝賀吧!”

  這是每年元旦例行的禮儀。

  司禮監去到長安門外傳旨時,發現御駕外出所需的鑾輿駕馬和儀仗隊的一百多匹馬都還在御廄中,沒準備好。但是皇帝已經傳下諭旨要先去謁太廟,金口一出,怎能等待,於是,只好把長安門外文武朝臣所騎來的馬一齊驅趕到端午門裡,打算暫時用以代替循馬。沒想到這些馬各有其主,而且完全沒受到訓練,嘶喊雜沓,跳躍不受羈勒。司禮監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回稟,為了皇上的安全,還是等一等吧!

  這樣的情況是從來沒發生過的,既然如此,皇帝只好無奈地又改變了他的旨意——還是先受朝賀再謁太廟。他端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上,第一次親眼目睹冠帶煌然的文武百官,在持續不斷的鐘聲中,從東西二門梭巡而入,倉皇跪拜,亂作一團。這是他繼承皇位十七年來前所未見的。

  經過一番折騰,皇帝對於這看不出有絲毫喜氣的元旦日朝賀大典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緊接著,一陣突然而起的大風狂卷而來,黃沙撲面,天色昏暗,對面不見人,於是皇帝決定連太廟也不去了,宣諭退朝。滿懷心事,鬱鬱不樂地在風沙中摸索著回到寢宮去。

  他屏退了妃子和太監們,依照近年來每遇到拂逆時的慣例,沐浴更衣,焚香祝禱,虔誠地請求天上神佛降臨乩壇指示國事。

  這就是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甲申,皇帝朱由檢所度過一生中最後一個元旦日的早晨。

  從上面所說的經過,看起來似乎很不成體統,不像一個已經立國二百多年的王朝所應出現的狀況。但是,比起隔不到一百天後的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順軍前兒鋒已破京師外城時,皇帝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親手撞鐘而文武百官不見一人到來,要好多了。

  相對的,再過三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一日,大順王李自成攻佔北京,進駐紫禁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已在煤山自縊。同樣的這些文武百官,從前一晚就露立在長安門外,天色甫明,不待鐘響就爭先推擠蜂擁而前,要爭得首先朝賀新君的頭籌。由於人數太多,爭先恐後太過猴急,這一群侯王將相還被守門的闖王兵卒亂棍撲打。

  短短不到一百天,紫禁城的皇宮中,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物,出現如此不同的演出,這就是所謂的“改朝換代”。

  東北方的一顆彗星

  時間:1644年、大清順治元年,元旦

  地點:大清國新建的都城瀋陽皇宮崇政殿

  天還沒亮,才剛滿六歲的小皇帝福臨還在半睡半醒之間,就被母親孝莊皇太后給叫起來,在宮女的圍繞下梳洗和更衣。雖然福臨在三個月之前就已經被擁戴為大清國的第二代皇帝,但今天是他當皇帝后的第一個元旦,有十分繁複而隆重的禮儀在等著他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