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女帝的年號咋這麼多?


  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為什麼有這麼多個年號?

  足足有十七個年號!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當政後,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時起了4個年號,當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3個年號。這麼多年號,武則天都是怎麼起的呢?

  武則天(624~705年),籍貫幷州文水,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並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統治的前期,重用酷吏,嚴厲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勳貴舊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壟斷高官的局面。世人據其尊號“則天大聖皇帝”,稱之為武則天。

  武則天臨朝稱制第一年起的第一個年號是“光宅”,所謂臨朝,就是上朝處理政事;所謂稱制,就是自稱為“朕”,以皇帝制詔的名義發號施令。這是太后代君執政的合法形式。

  “光宅”這個年號給人的感覺好比一個土財主搬進了大房子,並不大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尚書·堯典》裡有一個序,是說“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西晉著名才子左思的《魏都賦》裡面,則有“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之句。“光宅”的意思,是指“使所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堯典》裡說的是堯禪位的事,而《魏都賦》說的那個“聖武”是指“魏太祖武皇帝”曹操!看到這個詞的淵源,就可以窺見武則天想當皇帝的念頭,在此時已經相當明確了!但是這個年號武則天用了三個多月,就廢掉了。xしewen.com

  “垂拱”是武則天用的第二個年號,徐敬業叛亂被平定後,武則天將新的一年改元為“垂拱”。垂拱一詞,來自《尚書·武成》篇,原文為“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拱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形容做事毫不費力。這一年,武則天62歲,從少女時代奮鬥到此,她既有睨視當世的自信,也有不願再起風波的渴望。“垂拱”這個年號,恰好代表了她此時的心情。

  垂拱四年的八月,琅琊王李衝等李氏諸王謀反,被武則天消滅,武則天改元“永昌”。意思是永遠昌盛,但是,“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這很容易給人這樣的聯想:兩個太陽,象徵兩個皇帝,“永昌”—那不就是永遠有倆皇帝嗎?這可是武則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則天就又換了一個年號“載初”。這大概是因為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則天下詔改用周曆。武則天認為這件大事,足以載入史冊。用“載初”做年號就是為了紀念這件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