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二戰中著名的“島嶼換軍艦”協議


  英美之間霸權的交接,曾經被不少人奉為世界史上一個罕見的特例,認為它為後世大國之間和平解決此消彼長所帶來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範式。然而,當我們透過兩國盟友表象去追究這場交替的實質,卻發現兩者交替依然是通過戰爭實現的。

  19世紀德國的首相俾斯麥曾經有言:“英美兩國之間特殊的歷史淵源,可能將成為未來最為重要的地緣政治。”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歷程,證明了這位鐵血宰相的先見之明。在一般人看來,美國人在這兩次戰爭尤其是二戰中對英國的幫助——從最初的給槍給錢,到後來親自上陣,的確夠義氣。不過,對於美國盟友的這番“義舉”,很多英國人並不領情。套用丘吉爾的話說,他的美國朋友在二戰中“不放棄任何一次肢解大英帝國的機會”。

  那麼,看似為盟友兩肋插刀的美國,到底是怎樣把刀插在盟友肋骨上,並最終藉此從英國手中接下世界霸權的接力棒的呢?

  首次“上位”沒成功

  縱覽世界各大國的興衰史,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所有最初的霸權挑戰者都沒能成為日後的全球領袖,而處於次強地位的大國卻大受其惠而登上了霸主之位。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德比之爭,便宜了荷蘭、英國等一票後起之秀。坐山觀虎鬥者總是笑到最後,英國在17世紀漸露霸相之後,一直致力於挑動歐洲各霸主之間互鬥,自己則從中漁利,可謂是運用這一歷史規律的行家。

  然而,時至20世紀,英國人卻悲哀地發現這套規律被用在了自己身上——為了制衡另一近在咫尺的挑戰者德國,英國不得不在美洲實行戰略收縮,而原本已經在工業實力上超過英國的美國趁機填補了其權力真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加速了這個過程。大戰過後,英美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美國從英國的債務國上升為債權國。一戰時,英國的債務累計達12.85億英鎊,主要來自美國,而同時英國還借給盟國約14.19億英鎊。

  但是,俄國革命爆發後,新生的蘇維埃政府拒絕償還以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欠下的債務,但美國卻要求英國全額償還債務。過慣了不差錢日子的英國可是被急壞了。

  身為債主的美國覺得搶班奪權的時機終於來了。於是在分配戰後利益的巴黎和會上,“貿易自由”和“民族自決”成為了美國總統威爾遜極力揮舞的兩杆大旗。這些主張表面上看是理想主義,但實則卻都是衝著英國去的。因為身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帝國,貿易自由將消解英國商品在各殖民地“本土作戰”的優勢,至於民族自決,則乾脆是想將英帝國肢解。

  手握金融財權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支撐,按說美國人的計劃本是萬全之策。不過,兩次世界大戰間期英美博弈的最終結果,卻證明了“薑還是老的辣”。在表面上逢迎美國人的同時,英國為維護其霸權及時實行了一系列應對之策,其中最見成效的殺手鐧就是曾被羅斯福詬病為“舊時代古董”的“帝國特惠制”,該制度要求英國下屬的各殖民地以英鎊作為貿易的基準貨幣,帝國內部各地區之間進行低關稅的自由貿易,對外則徵收高達30%以上的高關稅。

  此政策一出,可是坑苦了美國,到1924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佔了當時世界總量的48%,此時整個世界市場驟然向其關閉,美國經濟頓時陷入失速的危機。到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英國已有重新扳回一局的架勢,當年英國的工業產量與1932年相比提高了50%,工人的平均實際工資上漲20%,工作時間減少10%。整個三十年代甚至被英國人稱為“黃金時代”,而美國此時仍然深陷大蕭條之中苦苦掙扎。美國在兩次大戰間期對英國的“搶班奪權”,似乎已經以徹底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