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


  1940年2月23日,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被敵人殘忍殺害。在這之前,楊靖宇將軍已經在東北與日軍作戰多年,他帶領的部隊由幾十人的游擊隊發展到師再到軍,活動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神出鬼沒地襲擊日軍。

  日軍不斷增加兵力。強行將分散在村莊裡的普通老百姓圈禁起來,製造“無人區”,試圖隔斷抗聯與百姓的聯繫,從經濟和政治上孤立抗聯。同時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務組織,對抗聯將士進行誘降。

  為了對付楊靖宇將軍,日軍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雖然這些舉措給抗聯帶來了極大困難,但楊靖宇將軍率領的部隊仍然頻繁出擊。

  即便是日軍“討伐”部隊增加到8萬餘人的1939年,據日方資料統計僅該年上半年就發生540次戰鬥,其中60%以上是抗聯主動出擊。xièwèn.com

  但是頻繁出擊的楊靖宇將軍,又為何會突然被敵人殺害了呢?其實這與一個叛變有關,要不是他將楊靖宇將軍的重要信息透露給日軍,並親自帶兵“討伐”抗聯。日軍的重兵圍堵即便會讓抗聯遭受一些損失,但絕不會導致楊靖宇將軍犧牲。

  這個叛徒的名字就叫程斌,叛變前是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也是楊靖宇的得力助手。

  諜戰劇《愛國者》中的程彬就是以此人為原型。更無恥的是,這個叛徒在解放後居然還混入軍隊當了個小官。然而善惡終有報,叛徒最終在一場大雨中暴露了身份。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漢奸程斌是如何一步步逼死楊靖宇將軍,解放後又是如何混入部隊並最終暴露的。

  程斌1912年出生于吉林伊通,上過中學有一些文化,畢業後在長春一家鐘錶店當學徒。“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日軍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同時,中共地下組織也秘密在東北組織抗日活動。

  當年程斌還是個熱血青年,畢竟汪精衛也曾寫過“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樣的詩句。20歲的程斌不願當亡國奴,加入中共領導的抗日組織,不久後又參加了磐石的抗日遊擊武裝。

  當時遊擊武裝實力較弱,又與當地地主和綠林人士矛盾尖銳,發展比較艱難。1932年底,擔任滿洲省委代理軍委書記的楊靖宇受組織委派到磐石整頓游擊隊。程斌當上小隊長,並開始嶄露頭角。

  在楊靖宇帶領下,游擊隊打擊日偽和漢奸地主武裝,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1933年9月18日,按照中央指示,楊靖宇又將磐石、海龍兩地的游擊隊合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下轄兩個團和一個政治保安連,程斌擔任連政治委員。

  政治保安連與警衛連有些相似,對忠誠度要求極高,程斌能擔任這支核心部隊的領導,可見那時他已經頗受信任。此後程斌升遷非常快,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晉升為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把這支自己一手創建的部隊交給了程斌,足見對其器重。

  程斌之所以升遷得如此之快,一是當時東北遊擊武裝與中央失去了聯繫,無法補充幹部,稍有文化的程斌得到重用。二是程斌帶兵打仗確實有一些水平。他在1935年時組織各路抗日武裝開會,促成包括一些綠林人士在內的一千多人的隊伍同意配合抗聯行動。

  在一師的壯大過程中,程斌帶領部隊取得了一些勝利,成為一員戰將,開始小有名氣。但隨著地位的提高,他內心也滋生了貪圖享受、居功自傲的情緒,革命意志開始動搖。

  由於抗聯活動頻繁,經常襲擊日軍後方基地。日軍開始了針對性的行動,從1935年起就在東北全境實行“集家並屯”政策,把一些偏遠的小村莊強行併入大村莊,以實現對抗聯經濟和政治上的孤立。

  此外,還組織了一個由漢奸和日軍組成的“長島工作班”,對抗聯戰士進行策反和誘降。威逼利誘抗聯家屬,要他們找回自己的親人。在這種攻勢下,一些與抗聯一師結盟的隊伍發生動搖,使一師力量被削弱。

  在日偽軍重兵圍堵之下,一師政治部主任胡國臣、一軍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安光勳先後被捕並叛變。這兩人對抗聯將士非常熟悉,他們給長島工作班出了個非常陰毒的主意。他們說:“要想消滅抗聯必須先消滅一師,一師師長程斌是個孝子,只要將其母親抓來就能迫使其歸順。”

  由於日軍的壓迫,一師進入本溪老和尚帽子山一帶打游擊。此時他們已經與軍部失去了聯繫,補給中斷,又遭遇日偽軍重兵圍堵,戰士們的情緒變得低落。程斌作為部隊領導人,理應想辦法鼓勵士氣。但他卻未能頂住壓力,帶頭叛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