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132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

 其實,祝融女王援軍的到來,意味著董璜不得不發動北伐了,否則,單是這麼多人人吃馬嚼,也足以將董璜的家底掏空,尤其是基礎薄弱的荊州和江東,後勤糧草等儲備不要說承擔董璜二次北伐了,就算是這一次北伐都不太夠! 

 當然,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甚至就目前的情況,董璜都已經做好北伐一路搶糧一路的打算。 

 至於說民心的向背,董璜反而根本不需要做考慮。 

 經過平南蠻、荊州和江東,董璜的兵力再次暴增,總兵力超過計劃中的百萬大軍太多了,所以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之法。 

 目前董璜的兵力佈置,一共分了三大戰區。 

 其中,益州、涼州戰區大概有兵力五十萬人,這些人中有著大戰經驗的精銳起碼佔了一半,黃忠所部更是一直在戰鬥一線磨鍊士兵,戰鬥力十分可觀。 

 這一部由賈詡親自指揮,麾下有黃忠、張郃、徐晃、華雄、程昱、夏侯淵、夏侯惇、閻行、龐德等諸多大將,實力雄厚,到了戰時,還能夠徵調羌胡支援。 

 這一路唯一可慮的,是涼州貧瘠,軍糧壓力大。 

 荊州軍團大概有二十五萬人,其中十萬人是荊州降卒,部分人馬需要維持地方治安或者充當輔兵之類,真正的核心精銳有十五萬,其中包括董璜最強的步兵軍團陷陣營。 

 這個軍團的總指揮是高順,軍師是戲志才和新挖來的徐庶,統帥蔣欽、甘寧、霍篤、霍俊、蔡氏兄弟、文聘、黃祖、成廉、魏越、許定等將領,賈詡還派了太史慈作為騎將,統領馬岱等人前去支援;另外,這一路還有五溪蠻的援軍。 

 這一路的最大的弱項是荊州兵降兵不堪重用;同時,還面對南陽、許昌、汝南三個方向的壓力。 

 至於董璜這邊,自然最為強大。先鋒就有張遼、樂進、吳懿、兀突骨、韓浩、陳武、凌操等人,而董璜身邊還有典韋、許褚、周泰、趙雲、魏延、朱靈、郝昭、郭淮、賈逵、陳到、傅肜、吳懿、王平以及江東虎臣大部、南蠻將領大部等,人數更是高達八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