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204章 送給義父大人的新年禮物(五合

 第204章 送給義父大人的新年禮物(五合一) 

 大虞帝國在這個世界的情報網並不嚴密。 

 大虞的情報工作,董璜交給了一正四副五個人負責,分別是李儒、董翓、趙嵩、陳調、荊山。 

 其中,李儒是董璜的便宜姐夫,董翓是董璜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好姐姐兼肉林復活點。這兩個人除了本身的能力外,都還吸收了曹魏八虎騎之一的能力,文武雙全,十分全能。 

 趙嵩、陳調是當年董璜入漢中的時候得到的唯二兩個男性侍從,在逼迫吳懿反水背刺劉焉拿下益州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荊山原本是董璜的第一桶金旌旗御衛虎賁的一員,被董璜派去保護賈詡,然後被賈詡切了之後送到董卓身邊當死間,最後按照賈詡規定的時間節點殺了董卓。不知道是因為當時揮了一刀的緣故,還是什麼原因,他的能力似乎有點兒突破了兌換兵種極限的意思,執行力和領悟力都還算不錯。 

 這五個人的能力,自然不算差,只不過因為大虞帝國在這個世界立國的時間太短,導致大虞帝國並沒能建立起有效的情報網。 

 大虞對宋國的情報,主要來自於梁中書。 

 趙佶在得知梁中書在童貫戰敗後,仍舊率軍堅守大名府的消息後大為感動,等宋虞議和之後,梁中書率領不願意投敵的將士返回汴京之後,就受到了趙佶的重用,成為了大宋中央新晉的紅人。 

 梁中書麾下的大將大刀聞達、天王李成,也紛紛在禁軍擔任要職。 

 對於遼國的情報,則主要依靠張覺等降將的關係網。 

 正是因為對北方情報的無力,直到十一月份,董璜才知道遼國出兵討伐金國的確切消息。 

 “如今遼國國力空虛,當速出兵。” 

 朝堂上,戲志才摩拳擦掌道。 

 戲志才很興奮:賈詡是丞相,不能輕動;李儒是情報頭子,不會擅動;法正已經滾去了高麗;程昱、郭嘉也不在;如此一來,能夠領兵作戰(隨軍出征)的軍師就該輪到我了吧! 

 建功立業,正在此時! 

 “打哪?” 

 董璜還是贊同出兵的,他看了看地圖,覺得最好的出兵方向就是西京道,重點攻取遼國的西京(大同),至少將秦長城以內的地區掌控在手中,最好恢復漢代邊界乃至佔據整個陰山以南的地區,從而對遼和西夏形成戰略優勢。 

 如果不攻打西京道,那麼就只能攻到中京道和東京道,但是想要攻打中京道得越過大山,對軍隊的補給是個巨大的挑戰,且因為會把遼國截成兩段,勢必遭到遼國的拼死反擊,反而得不償失。 

 攻打東京道,則會直接進入遼金戰區的中間,很可能促成兩方聯合,成為眾矢之的。 

 綜上,以董璜的戰略眼光來看,顯然是攻打西京道最符合大虞帝國的利益。 

 令董璜感到開心的是,這次賈詡、戲志才等人都跟董璜的看法一致。 

 經過眾人商量補充,最終定下了分兵兩路攻打遼國西京的策略。 

 兩路人馬中,主力北路軍由高順為主將、戲志才為軍師、樂進、甘寧為副將,統帥高順、甘寧軍團十萬董璜軍精銳並十五萬降卒、燕趙漢兒組成的僕從軍,出居庸關,打下歸化州(僅宣化、張家口附近)迂迴攻打西京。 

 起輔助作用的南路,則由黃忠為主將,黃敘、楊阜、韓世忠、王淵等為副將,過雁門關拿下朔州,然後向東北方向進軍圍攻大同。 

 早在擊敗大宋後就一直在整軍備戰準備北伐的大虞軍,很快完成了出征準備,迅速出兵。 

 很遺憾,這次董璜軍並沒有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 

 南京道失守之後,遼軍已經加強了對居庸關、雁門關、榆關等方向的防禦,以大將耿守忠駐軍歸化州,以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將諸蕃部落兵五萬駐軍朔州、應州等桑乾河沿線,提拔蕭乙薛為西京留守,統帥皮室軍等精銳守衛西京。 

 這個部署在戰術乃至戰略上並沒有問題,甚至預判了董璜軍的預判。 

 其實以大虞國和遼國如今的地理態勢,雙方之間可以操作的餘地並不多。 

 從石敬瑭之後,中原勢力為什麼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燕雲十六州,就是因為這裡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各個山脈是天然的屏障,再把遼西走廊和居庸關等地一擋,北方遊牧民族就只能夠乾瞪眼。 

 而佔據了燕雲之地後,想要出塞其實也就是那幾條路,大遼只需要重點防守就好了。 

 不過,雖然進行了重點防守,但遼國上下是真的沒有想到虞國竟然真的打。 

 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之前只有一個山東的董璜軍才多少人馬、多少戰略儲備啊,打下了幽州又鯨吞了宋國那麼多的領土,還不得好好消化啊。 

 正常情況下,最起碼也得消化個三兩年吧? 

 然而,董璜軍還是出兵了。 

 十一月十日,高順軍蹤跡被遼國歸化州守將耿守忠所部偵得。 

 耿守忠考慮到歸化州並無堅城,死守不利,於是一面報信,一面決定發揮遼軍優勢野戰能力先殲滅高順所部前鋒。 

 熟悉地理的耿守忠在雞鳴山鷂兒嶺設伏。 

 本來就擅長埋伏的大虞軍前鋒大將張任一看地形,頓時樂了。 

 這種明顯利於伏兵的地形,不會真的有人傻乎乎的中伏吧? 

 張任讓副將張翼持自己的將旗在山下做出紮營造飯的態勢,自己和副將許定帶領騎兵做出繞山而走的姿態。 

 耿守忠一看,有些傻眼。 

 再好的埋伏,敵軍不上來也沒有辦法啊。 

 現在擺在耿守忠面前的問題是要不要撤軍,如果不撤軍,很可能被張任包了餃子——儘管張任得需要繞道一兩天的時間。 

 可如果撤軍,先不說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平白讓出這路上最好的一個戰略要點,放董璜大軍平安通過,就讓人很不甘心。 

 而且,萬一張任是故作姿態,等自己撤軍後再殺個回馬槍呢? 

 真實的戰爭就是這樣,有時候不需要真刀真槍的幹一場,只需要換個位置,做個姿態,就能夠決定最終的成敗。 

 我明明還沒脫褲子只是動了動嘴你怎麼就出來了.jpg 

 “大人,當斷不斷啊。” 

 屬下建議道。 

 “好吧。撤退……” 

 耿守忠猶豫了一下,又道:“可以先做出撤退的樣子,退一半人,看看敵軍步兵上不上當,如果能夠先滅了敵方步兵,我們就佔優勢了!” 

 平心而論,耿守忠並不是庸將,從始至終,他的戰術都沒有任何問題的。 

 如果張任是土木堡之變時的明軍的話,也會在這裡死傷慘重,然而在所有人的水平都差不了太多的情況下,一些所謂的計謀就沒有優勢了,這個時候,比拼的就是大勢了。 

 張翼當然看到了遼軍扯著大旗撤退的樣子,但他卻並不急著進攻,而是在全軍飽餐一頓修養體力之後,這才派出一股五百餘人的先頭部隊持大盾小心前行。 

 耿守忠一看虞軍謹慎成這個樣子,也沒有多做糾纏,果斷撤軍。 

 張翼所部趁機佔領鷂兒嶺,而後不緊不慢的跟著耿守忠所部,期間雖然被伏擊傷亡了幾百人,但張翼毫不在意。 

 這下子,耿守忠卻抓瞎了,無法拉開距離,就意味著無法快速行軍,就意味著很有可能被張任所部前後夾擊。 

 耿守忠只得派遣副將阻擊張翼所部,準備斷尾求生。 

 然而,耿守忠卻高估了這個時代遼軍的士氣。 

 一聽到自己要被拋棄,這些斷後的士兵不幹了,幾乎是一觸即潰,還差點衝擊了耿守忠的主力。 

 耿守忠無奈,只能緩緩行軍,結果被張任堵了個正著,前後夾擊之下,耿守忠大敗,力戰而亡,餘部投降。 

 擊敗耿守忠後,張任輕鬆奪取歸化州,一路勢如破竹,向西京挺進。 

 相較於北路這邊,雙方將領鬥智鬥勇,南路黃忠這邊卻近乎一路平推。 

 在遼金戰爭中,遼國的西南、西北諸蕃軍就是有名的弱旅,這個時空自然也是如此。 

 驍將韓世忠在朔州城外輕鬆擊敗列陣的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趁勢攻佔朔州。 

 這位歷史上向金國投降的遼國西南面招討使,果斷選擇帶領被打蒙了的部眾投降,黃忠命韓世忠裹挾耶律佛頂前往收服西北諸州及番部,命黃敘攻略應州各地,自己則帶領主力前往大同府與高順軍會師。 

 雙方很快在西京城會師。 

 蕭乙薛算是遼國末期少有的忠臣和勉強拿得出手的將領,歷史上的他在遼金戰爭中,也算是多有表現。 

 面對大虞軍隊兩面夾擊的惡劣局勢,蕭乙薛一面命人前往中京、上京求援,一面加固城池。 

 因為蕭乙薛為人寬猛得宜,所以哪怕上任時間短暫,但卻仍舊很得人心,全軍頗有眾志成城的感覺。 

 高順、黃忠先是驅使降卒填平護城河,又命令霹靂車用石彈等進行攻擊,同時又採用挖地道等多種攻勢。 

 而且,董璜軍的挖地道,不是為了挖進城,而是在城牆邊深挖,破壞城牆根基,這讓蕭乙薛傳統應對地道戰的方式失去了作用。 

 之後,又是漫長的霹靂車攻擊。 

 一直轟了大半個月,大同城牆終於轟的一下子倒塌了一塊幾十米長的口子,養精蓄銳多時的大虞僕從軍勇猛的發動了進攻,而這些天早已經被轟的沒有了士氣的遼軍節節敗退。 

 眼看豁口即將失手,蕭乙薛連忙親率精銳的皮室軍頂了上來。 

 然而令蕭乙薛失望的是,遼國建國初期勇猛無畏的絕對精銳皮室軍,在經過了多次擴充和腐化之後,如今的戰鬥力跟大宋禁軍其實差不了不多。 

 這就很尷尬了。 

 反觀大虞的僕從軍,卻一個個如狼似虎。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眾所周知,王朝末期大部分背叛了故主的軍隊,在面對故主軍隊時,都會得到戰鬥力翻倍的效果加成。 

 好在,蕭乙薛也不是廢柴,以他此時的能力,如果進入無限戰爭空間的話,應該會具現出大幅度增加士氣及戰鬥力效果的技能。 

 在他不避箭矢親自臨陣的情況下,士氣倍增的遼國軍隊就如同絕緊的處子一般,總算一點點將強行進入的虞國僕從軍擠了出去。 

 “嘿!” 

 堪稱冷兵器時代人形大狙的黃忠冷笑著看著這一幕,隔著蕭乙薛五百步距離彎弓搭箭,在自己能力的加持下,一箭射穿了蕭乙薛的咽喉。 

 蕭乙薛一死,遼軍頓時崩潰,大虞帝國軍隊很快殺入城中,大部分遼軍選擇投降。 

 至此,西京道基本被大虞軍佔領。 

 恰逢此時,黃忠接到消息說太原有變,便帶領主力返回河東路,只留下了一時半會兒聯繫不上的韓世忠協助,而高順所部則分散到了附近幾個主要城市,開始貓冬。 

 如今已經臨近臘月,天太冷了,必須得好好應對嚴寒的天氣了。 

 耶律延禧君臣猜的沒錯,天氣的確是大虞軍隊的大敵,哪怕物資儲備充足,董璜軍大部分也仍舊缺少寒冬臘月草原作戰的經歷。 

 但只要在儘量避開寒冬、暫時不深入草原就可以了,以董璜軍的精銳,冒著嚴寒在大同一線作戰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