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328章 進擊的嶽鵬舉

 第328章 進擊的嶽鵬舉 

 昌平君真的有些慌。 

 他本來是想等待秋收準備一鼓作氣收復巴郡的,結果沒想到就是這短短几個月的功夫,他就錯過了最佳戰機。 

 咸陽傳來的郢都之戰秦國戰敗的消息和秦國準備重點在東線進攻的絕密軍情,讓昌平君明白,他的巴郡作戰計劃又要更改了。 

 而且還是整體戰略上的大改。 

 昌平君的戰略敏銳性還是有的,秦國重點進攻東線對巴蜀的影響其實不算太大,但郢都之戰的戰敗對巴蜀戰局的影響卻不啻于晴天霹靂。 

 秦國在郢都之戰雖然損失不大,但秦國放棄了郢都後撤,不僅意味著大虞軍長江天險再無威脅,也意味著虞國在郢都集結的主力得到了解放。 

 牽一髮而動全身,在虞國在其他戰線沒有特別高的作戰需求的情況下,大虞空下來的兵力會投放到哪裡呢? 

 哪怕大虞再不善戰,只要把郢都之戰三分之一的兵力拉到巴蜀,巴蜀之戰就要攻守易勢了。 

 昌平君意識到巴蜀需要新的援軍了。 

 事實上,大秦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決定放棄郢都的時候,大秦就已經開始了部分作戰動員。 

 然而,麃公在卷的慘敗,卻讓秦國不得不把原本可以用往巴蜀的機動兵員,全部由李崇、李瑤父子率領,去支援蒙驁了,巴蜀這邊,大秦只要求昌平君能夠守住。 

 有了四萬秦銳士和二十萬軍團精銳,在某些人的眼中,昌平君已經至少可以完虐六十萬大虞大軍,但昌平君的頭腦卻一直很拎得清。 

 昌平君麾下可是有著兩萬銳士以及十八萬精銳呢!輔軍更是管夠。這麼長時間的訓練,昌平君從精銳中再遴選出一萬銳士,從輔軍中遴選出三萬精銳,湊齊三萬銳士和二十萬精銳軍團,這不難吧? 

 王翦那裡也有一萬銳士、五萬精銳,起碼也能牽制大虞十萬兵馬吧? 

 同時,還有大量歸化的蠻夷也能夠出一份力。這些蠻夷的作用怎麼樣也能夠抵得上十萬精銳吧? 

 當小山一般的兀突骨帶領巨大無比的聖戰象軍團開道,威嚴、神聖、不可直視的董璜乘坐太陽神鳥從空中落下,降落在象輦上的時候,蠻人們的歡呼聲達到了巔峰。 

 這也是白竭、羌廆所部在江陽象徵性的抵抗後就撤退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漢中襲擾戰和葭萌關之戰這兩場規模不大、殺傷不高但是影響深遠的戰鬥,直接影響了昌平君巴蜀之戰的整體戰略佈局,讓昌平君從一開始就在巴蜀戰役中落入了下風。 

 在秦國中樞看來,這個要求並不高啊。 

 這樣的軍力,守住巴蜀應該沒有問題吧?至少也能夠守住成都平原吧! 

 江陽之後,最重要的戰略要地當屬僰道,秦國雖然在李冰父子時代就已經開發到了這裡,還開鑿了五尺道,但要說對這些民族的控制,那隻能說是聊勝於無,最多算是羈縻,彼此間戰爭為輔,友好交流為主。 

 昌平君很清楚,以虞軍水軍的強大,在沿江城市步步為營根本毫無意義;貿然水上決戰,恐怕也只會步了蒙武的後塵,所以昌平君的想法是誘敵深入,沿途騷擾,不斷疲敵,最終在最有利於秦軍的戰場決戰, 

 秦國的兵源自然還遠未到枯竭的時候,但是兩年征戰,對秦軍後勤的消耗太大,秦軍的財政、糧草有些吃不消了。 

 秦軍的部分高層甚至還害怕秦軍援軍太多,導致虞軍不敢來了呢! 

 也正是基於這種考量,秦國才沒有再強行徵兵。 

 滅楚之戰、郢都之戰、入巴之戰乃至漢中襲擾戰和葭萌關之戰,都體現出了虞軍非凡的戰略眼光和佈局能力。 

 昌平君相信,大秦經過了這麼多年,與這些蠻夷的關係才到了這一步,作為侵略者的大虞必然會引來這些蠻夷的敵視。 

 這一分兵,不管雙方勝負如何,至少三個月內這支軍隊是無法在主戰場派上用場了。 

 如果不是王翦夠強,現在的秦軍恐怕要全軍被堵在蜀地動彈不得了。 

 岳飛、義子三兄弟等人的吹捧,天神一般的降臨方式,以及“南蠻王”的身份加成,讓董璜瞬間收穫了無數狂熱粉。 

 此外,原先為虎賁軍副將的陳到、傅肜也都轉正。王雙和牛金則同樣被外放重用。 

 然而事實卻是,他在沿線留下的後手,潛伏的軍隊,拉攏的酋長,不是被殺就是叛變了。 

 這是昌平君手中最大的王牌。 

 唯一的支援是一支一萬人的新訓練的秦銳士。 

 昌平君不止一次覆盤過虞軍出道以來的種種戰役,他發現,虞軍的戰略佈局能力是真的強,這種強不僅僅體現在整體的作戰上,就連虞軍的普通將領,也擁有非凡的戰略眼光。 

 蠻夷們都答應了昌平君的請求,紛紛表示一定要讓虞人嚐嚐他們的利害。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董璜的虎賁軍四大統領典韋、許褚、趙雲、周泰,因為趙雲、周泰經常性的外出帶兵,如今典韋也出去扮演姬無夜了,所以董璜又提拔了兀突骨、呂玲綺為虎賁軍統領,兀突骨所部的兩萬象兵全部納入虎賁軍,呂玲綺則訓練了部分女騎兵,還拉攏了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孫尚香、有著軍陣基礎的天香公主等人加入。 

 事實上,昌平君已經有些後悔當時大軍沒有跟著王翦一鼓作氣入巴了,如果當時大軍進入巴西的話,大軍早就把虞軍包圍在巴城了,就算是虞國援軍來,雙方也是在巴城附近決戰,而不像現在這樣,需要防禦漫長的江水沿線。 

 畢竟,虞軍平原作戰的水平眾所周知,部分秦軍甚至喊出了“一秦當十虞”的口號。 

 昌平君還特意加了一把火,剛到成都的時候,就開始示好這些蠻人部落,又不斷宣揚大虞的邪惡,本來昌平君是想要以此來拉起一支擅長山地戰、奔襲戰的兵馬,以應對虞軍的山地戰精銳。 

 昌平君將這支秦銳士和之前原有的兩萬老兵秦銳士以及一萬他新遴選出來的秦銳士重新整編到一起,加緊訓練,總算是有了四萬可以充門面的秦銳士大軍。 

 僰道發生的事情,昌平君完全不知情,更完全沒有想到。 

 昌平君覺得,虞軍一定會在江陽到僰道的廣大地區,陷入蠻夷們人民戰爭的海洋。 

 昌平君信了。 

 虞軍也果然如同昌平君所想的那樣,為了追擊白竭、羌廆所部,而分兵了。 

 一個簡簡單單的會盟,參與會盟的上百個蠻人部落全部向他們的陛下獻上了忠誠,隨隨便便就能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奉獻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