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 77 章 077 創作





準確地說,這不是他“創作”的劇本,而是他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照搬到了他的劇本里,就像《代號11》一樣,是他創作的婁知更有魅力嗎?不,是婁知本人更有魅力。




現實往往比劇集更為蕩氣迴腸。




林濟也看了一部分影像資料,主要是人物訪談和傳記,雖說《淬火》不同於《代號11》,沒有現實的歷史原型,但林濟其實是把一部分現實人物的美好品質施加在了他要創作的主人公身上。




成就是由人所創造的,他要寫成就,就不能脫離了這些創造出成就的人。




“小林你這故事寫得挺好,和我師兄很像。”




天氣稍稍轉暖後,兩位老專家搶走了資料室的另外兩張空椅子,飯前飯後各來轉一圈,兩人名義上是提供技術指導,實際上就是來找林濟聊聊天說說話,林濟以為他們更注重劇本中技術的對錯,可後來林濟發現,這些專家其實更注重他對角色的塑造。




“他走了有30年了,一看到你寫的這個角色,我就想到了他。”一位老專家推了推眼鏡,“我是60年之前分配到友誼廠的,我師兄比我早來一年,當時我們生產出了第一臺臥式銑鏜床,我們出國學技術,回來造機器,他平時下車間,還帶我們一起編汽車故障圖解的書,一群人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可惜師兄走的那兩年,友誼廠說不行就不行了。”




“那是沒辦法的事。”另一位專家道,“咱們也阻攔不了,咱們看小林的劇本就行了,你別老影響人家孩子寫東西。”




其實工業部門不是沒想過拍劇,在電視劇這個領域,宣傳部門有先天的優勢,拍的劇總是能最快播出,質量也不錯。




而工業部門想拍的劇,像林濟這樣願意紮紮實實去寫,去投入地瞭解他們那個年代的編劇實在太少太少。




拍劇是為了宣傳,為了再現某一段故事,不是為了把一段虛假的經歷放在某個人物身上,那樣的劇不如不拍。




專家們擔心《淬火》播了他們看不到,非要林濟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這劇播出的具體日期:“我們友誼廠的老員工都會看的,你們可得拍好了。”




“到時候我倆也會去劇組監督,小林你不好好拍的話,我們會罵人的。”




林濟連聲應了。




他劇本寫了差不多20集,等具體開拍了肯定還要再做刪減,不過是時候考慮選演員的事了。




林濟和大江衛視是第一次合作,他並不瞭解大江衛視拍攝和選角的風格,不過這個劇本對演員的演技要求更高,幾個主要角色年紀都不算太小,和《後宮》選角的方式不太一樣。




章力純那邊其實也在等著林濟的劇本。




剛開始和林濟合作的時候,他一直提醒自己,把林濟當成普通編劇對待,不能因為過於偏重林濟的劇本而忽視了其他編劇的劇本,畢竟大江衛視合作的不止林濟一個編劇,《淬火》只是衛視未來某個檔期要播出的一部劇而已。




可慢慢地,章力純內心還是有了偏向。




他對電視劇行業是有熱愛的,大江衛視堅持現在的路線,也是他們這批中堅力量努力的結果,當看到優秀的劇本時,他很難不把目光投注到這個劇本上。




《淬火》講述了50年代被分配到h市第一機械廠的大學生吳志遠的故事,在一機,吳志遠看到了前輩們在困難滿滿的情況下艱難地進行生產,產品和海外卻有著明顯的差距,不僅如此,海外的重工企業在與國內簽訂銷售合同時,常常會定下無數嚴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