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 158 章 158 拍攝





作為編劇,林濟很擅長觀察人,他平時挑演員多少也依靠這一份觀察力——一個人對生活是否充滿希望,從眼神和表情就能看出來。




他身處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見過了太高片酬卻目光空洞的明星,這些人追求刺激與快感,完全忘記了自己作為演員最初的追求。




說實話,即使靠種植蔬菜致富後,郭秀的家庭年收入也不過十幾二十萬而已,和片酬動輒千萬的明星比起來,連零頭卻不夠,但郭秀整個人、她的子女們,即使是病重的兒子,身上始終能看到生機。




娛樂圈的許多明星,不管收入多高,在做公益和捐款上總是吝嗇的,林濟在劇組裡沒遇到過,但他周圍不少導演和編劇都吐槽過,某某演員恨不得連水電費都要劇組掏,至於要他們像郭秀一樣幫助別人——那更是天方夜譚。




因為對比太過強烈,林濟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同樣感慨無限。




站在林濟的角度,他會覺得上天對郭秀太不公平,可郭秀本人並不這麼想。




她自己靠勞動和勤奮獲取金錢,她的每一分錢都凝聚著她的血汗,可因為她曾貧窮過曾困苦過,她覺得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




在很多人看來,郭秀大概是很笨的,林濟猜,《好日子》這部劇播出後,恐怕也有人會這麼想,但郭秀自己的原話是,如果不是扶貧人員教她學技術,如果不是有幫扶,她也很難承包起大棚的種植,她家生活變好,除了有自己的努力外,也離不開政策的幫助。




既然她過上了好日子,那她理所當然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林濟看過郭秀的一篇採訪,在採訪裡,記者問她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她說願望是國家太平。




這個想法雖然樸素,可實踐起來卻比想象中要難得多,但很多時候,通常只有郭秀這樣的人才會這麼去想。




《好日子》短短22集劇本,林濟寫了郭秀、郭秀的家人、扶貧幹部、被郭秀幫到的人,雖然不能百分百符合原型,可林濟至少在努力讓角色貼近原型。




他抓演員們的表演也比前幾個劇組抓得更緊一些。




客觀來說,他前面幾部劇,包括《無限危機》《我欲成仙》,演員表演可以有假的成分,就算欠缺一點也沒什麼,因為這幾部劇不是現實主義的劇,不管是修仙還是無限流,劇情本身是虛構的,演員並沒有固定的表演範式。




可《好日子》這部劇,林濟希望演員的表演不摻一絲虛假,儘量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




在他的定義裡,郭秀,包括《好日子》裡的一群人都是有信念的,角色的信念要通過演員呈現給觀眾,演員自身如果演不出充滿信念感的一面,如何把劇集的內核傳遞給觀眾呢?




至少演員自身要相信這個故事,要懷抱那種過好日子的信念。




《好日子》的拍攝進度雖然慢,卻也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劇組在村裡駐紮了幾個月,剛開始拍攝時,總有一群村民來圍觀,後來圍觀的人少了,劇組也被村民們當成他們的一份子,村裡人知道王博成和林濟是劇組的老大,兩人只要在劇組露面,村民們總要再三提醒,讓他們一定把劇給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