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青衣 作品

435、第 435 章

435



“我本來想放任這個小世界自由發展,有出色的苗子就走天塹過來,其餘的都不管,但紀家出事以後,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我找出了當年剛剛做好就碰見了大劫爆發所以還沒來得及面世的這個小世界,在君年和另外幾個同門的幫助下把小世界改裝煉製了一下,將小世界變成適合築基修士探索,能自行聚集靈氣生長提供築基到元嬰級資源的秘境。



“之後我便帶著秘境,到了這被我們取名為清暉的大世界碎片來——當時的落點就是這蓬煌修真界,我看名字這麼巧,和上界七大境的一境一模一樣,落這兒也是緣分,就沒再移動。



“我將小世界秘境裡源源不斷生出的各種資源,作為給蓬煌修真界的低階修士提供的機緣,希望這個小世界的道統傳承能順利延續,希望這裡或許存在的紀林兩家的血脈能被供養留存,不因為靈力環境太差而徹底遠離了修真界,也希望它能給上界多帶去一些有潛力合體、化神的修士。



“後來,四萬來年過去,一百多年前我碰見小言,覺得小孩挺有意思的,在劍術上也頗有靈性,就離了中心大殿,藏身在通仙玉中和他一起出來看看。”



伯賞明白,李靜水這麼說,多半也意味著她那時有種“該出來了”的預感。



伯賞聽了,冷不丁道:“我觀他路數,和你可不像。”



要是有一點點像,沐寒聽這麼多課,伯賞早該認出來了,徐沁言也早該覺得沐寒不對頭了——



致元道君九凰,斬仙道君李靜水,道衍道君伯賞蒼歌,再加上須沐寒。



這四人在劍術上,按順序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如果徐沁言是李靜水指點出來的,那他肯定能看出沐寒的路數既眼熟又跟自己不大一樣,不像是真的被自己教成這樣的。



那個時候吳希冉還沒教過沐寒劍術,唯一能干擾徐沁言判斷的東西也不存在。



——徐沁言和吳希冉有點像,但伯賞也說過,這兩個人看著雖有種傳承的聯繫在,但看久了越看越不像師徒。



徐沁言路數到底像誰,還真不好說。



可能是徹底走出了自己的路,把原先的大多斬去廢棄了,也可能是——像吳希冉。



按伯賞道聽途說的那些,吳希冉的路子也有些變化,而且近兩百年變了很多次,每一次變化實力都會上一個臺階,和原先比只剩個影兒,徐沁言也可能是像一百多年前的吳希冉。



李靜水聞言,沒好氣道:“他平時又不用道法,你看見的那些,當然不像我!”



她一開始是看上了徐沁言劍道上的靈性,結果到頭來人家認死了把自己養大的師兄,學劍術就跟著師兄學,道法也跟著師兄學,但她教道法他就不挑剔,教劍術這死孩子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路只跟著師兄跑,她怎麼拉都拉不回來。



“那個姓吳的小子其實更靈。”



拋開成見,伯賞是認同李靜水這句話的。



沐寒日後成就不好說,天賦也沒完全顯露出來。



不算沐寒,也不算九凰,在伯賞眼中,劍術上的天賦,能穩壓住吳希冉的,不過只有寥寥十數人而已。



而這十來個人裡,他,李靜水,還有天生道劍神胎的何劍星,他們三個致元門下的,還得佔三個位置。



徐沁言相對就平庸很多。



“可惜,我感覺我和他好像沒什麼緣分,而且性子也不很合得來,所以也沒興趣去教他。”



雖說伯賞學到一半人跑了,但李靜水也算是有自己的得意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