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猜測

 此番歸家,謝拾再度成為全家人的中心。飯桌上吃頓飯,上至爺奶下至兩位姐姐都爭相替他夾菜,誓要將“餓瘦”的他給補回來。

 得了縣案首,他在家中的地位儼然進一步提高,簡直被全家人當文曲星一樣供了起來,偶爾想替家裡人搭把手幹活,都被毫不客氣趕到一邊:“去去去,你安安心心備考就是了,這拿筆的手哪能幹粗活?”

 如此關懷持續數日,謝拾好容易才找到單獨相處的空隙,避開其他人,悄悄將《驚鴻記》賣出的好消息告知二姐謝蘭。

 謝蘭大吃一驚。

 臨行前謝拾的確說過到了縣裡要替她推銷推銷《驚鴻記》,謝蘭卻沒抱多少希望。

 無名之人,初創之作,入得誰眼?

 只是見謝拾滿腔期待,謝蘭難免受他感染。仔細一想,試一試倒也無妨。不過她特意叮囑謝拾,無論如何不能耽誤縣試。

 如今的結果卻令她難以置信。

 只是試一試,真就成功了?

 “……此事當真讓你辦成了?”

 她尚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

 “那還能有假?”謝拾唇角止不住上揚,又拿出包好的銅錢,“這是《驚鴻記》賺的一百文,我特意替二姐原模原樣帶了回來。”

 難得自家二姐第一回賣話本賺的錢,其中每一枚銅板都具有特殊的紀念價值,謝拾可是認真保管,不曾動過其中一文呢。

 謝蘭顫抖著手接過紙包,一百枚銅錢在她掌心卻彷彿沉甸甸的,她神情欣然。

 “可惜掌櫃怎麼都不肯加錢……”

 想到這一百文的來之不易,謝拾頗有幾分遺憾。

 大齊出版業不像“仙境”中那般完善,想爭取分成純屬白日做夢。加之又是新人之作,竟是一百文就買斷了《驚鴻記》!

 謝蘭連聲道:“夠了,夠了,一百文已是很夠。我既非鴻儒,寫的也不是大雅之作,掌櫃肯出一百文,想來你出力甚多。”

 今日之前,謝蘭心中構想雖多,可對自己究竟能不能靠著賣話本子賺錢,其實並無把握,這實打實的一百文卻令她認清了自己。

 ——這條路,是可以走通的。

 謝拾看上去比她本人還要自信許多,他斷言:“二姐的話本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一旦打響名氣,將來不愁沒有伯樂。”

 他並非一味吹捧,而是實話實說。昔日遍遊夢界,後來又有了虛擬放映廳,謝拾可謂見多識廣,《驚鴻記》在他眼中都頗有可取,可見謝蘭在寫故事方面確有幾分天賦。她的文字感染力極強,往往不知不覺間拉著讀者身臨其境。

 自從得知二姐的想法,謝拾特意瞭解過這一行。大齊印刷技術相較於前朝又有提升,出版業蒸蒸日上。銷量最高的便是科舉相關的書籍,其次就是民間傳奇話本。

 且名聲在外的“大作家”稿酬頗豐,筆下故事甚至會被改編成戲劇,於瓦舍中上演。

 隨著先帝永昌皇帝一心崇道

 求長生,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道觀遍地開花,民間對佛道的崇信被推上新的高潮,各類志怪層出不窮,改編的戲劇亦廣受民間百姓歡迎,《驚鴻記》作為一部新奇的志怪,自然不愁沒有銷量。

 姐弟倆又湊在一起仔細合計了一番,算是替謝蘭規劃未來的職業之路,儘管目前的計劃簡單粗疏,制定大計的二人卻意氣風發。

 有了目標的謝蘭愈發用功。謝拾溫習四書五經時,她也沒有閒著,不斷汲取知識填充大腦。

 這幾年,謝拾垂釣出不少基調輕鬆、內容有趣的雜書,他都一一默寫抄錄出來。如此幾年下來,倒是填滿了一間小書櫃。

 謝蘭連鎮上都沒去過多少趟,能有足夠的見識寫出《驚鴻記》一書,全靠家裡這些雜書。

 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多久。

 隨著謝拾考中縣案首的消息傳開,安靜溫書的日子徹底離他遠去。且不提各路道賀的親戚,二橋村村民的熱情就令人吃不消,幾乎日日都有人上門,甚至有媒婆早早將主意打到他頭上……如此種種,令謝拾不堪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