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鹿鳴

 泊陽縣謝拾?那是誰?

 人群中寂靜片刻,隨即大譁。

 有人靈光一現,失聲道:“是年僅十二便以一封諫書上達天聽的謝知歸?作出《鵷鶵賦》、《秋聲辭》、《格物說》的謝知歸?編撰出《致知集》的泊陽謝知歸?”

 這麼一說,眾人紛紛恍然。

 “——原來是他!難怪如此!”

 鄉試前許多考生都有參加文會,桂榜上有名有姓的考生,如《詩經》一房魁首顏珏,《春秋》一房魁首於方遠,都早已在各自小圈子辦的文會上揚名,成為許多人心中本屆秋闈的解元熱門人選。

 謝拾抵達府城後卻一直閉門讀書,姚九成幾人亦在他的帶動之下一心備考。

 除了來自襄平府學的考生清楚他的行蹤,省城中並無多少人知道他是本屆考生。偶有幾縷風聲,卻直至今日才廣傳開來。

 這一刻,恰如驚雷炸開魚塘。

 “謝知歸亦奔赴今科秋闈?”

 “久仰其大名,今日可得見否?”

 這幾年,謝知歸的大名早已隨著眾多詩文一併流傳開去,不僅侷限於襄平之地,附近州府都有耳聞,在場便有不少考生讀過《致知集》,無論是否認可謝拾某些不合主流的觀點,都不得不欽佩他的才華。

 得知今科湖廣解元竟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泊陽謝之歸,貢院門口竟是再無質疑之聲。縱然有心中不服者,亦不敢當眾發聲。只因這位的才華不知受過多少名士的盛讚。

 便是屈居亞元的顏珏,在短暫的驚愕過後,亦不得不自嘆弗如:“此前有幸拜讀《秋聲辭》,聲韻之美,莫過於此;意境之高,鮮有人及。顏某甚愛之!作此辭者,區區湖廣解元,自是手到擒來。”

 他昳麗的臉上竟掛起一抹笑容。

 “???”

 儘管眾人都聽過謝知歸的大名,卻不想顏珏居然就這般輕而易舉認輸了——認輸尚且不止,是五體投地才對。聽他言外之意,好似以為區區解元之位還配不上謝知歸?

 原本聚攏在顏珏身邊的鐵桿支持者還不服自家偶像只得了亞元,企圖為他分辨兩句,或是開口安慰他一二,此時見他“帶頭投敵”,且神色欣然,不禁啞口無言。

 不遠處,終於得知今科解元是何許人也的於方遠不由沉默一瞬。他雖不至於如顏珏一般推崇謝拾的文章,卻深知彼此之間確有差距,此時只能心悅誠服地嘆一聲:

 “此人才高八斗,我不如也!”

 雖聞其名,卻未見其人。要說此時眾人最大的願望,無疑便是一見新鮮出爐的解元郎——人群中的歡呼聲滿足了這個願望。

 “知歸!你是解元了!”

 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姚九成幾人已是一擁而上,將謝拾團團包圍。與之熟識的襄平考生亦紛紛聚攏過來,恭賀聲不絕於耳。

 “——恭謝兄高中湖廣解元,京報連登黃甲!”

 起初只有姚九成幾人,緊接著是聚攏過來的熟人,然後是周圍

 不認識的陌生士子……最後是湊過來討喜錢的閒漢。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待謝拾回過神來,他所在角落已然成了人群中最熱鬧的地方,便如一點漣漪迅速向外擴散開去,不多時,眾人都知謝知歸就在這裡。

 一時間,謝拾彷彿成了被圍觀的國寶。不斷有新晉舉人過來同他打招呼,似乎都想一睹這位年僅十五歲的解元郎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