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喬遷

恩榮宴畢,眾人散場。




新科進士們此時卻不能休息,他們必須另赴鴻臚寺,爭分奪秒練習上表謝恩禮儀。




明日一早,所有新科進士要在狀元郎的帶領下入宮面聖,於當日他們被欽點為進士的金鑾殿前,向當今天子當面上表謝恩。整個過程一如傳臚大典一般莊重、肅穆。




身為狀元郎的謝拾得賜狀元冠帶朝服一襲:緋羅圓領,白衣中單,錦綬蔽膝,朝冠二梁,烏紗帽、素銀帶、全槐笏、藥玉佩,連朝靴與氈襪都有。可以說是從頭到腳“全副武裝”,比進士巾服更勝一籌。乃是御前特意頒賜,用於上表謝恩之日!




時隔一日,再次於金鑾殿上面君。謝拾非但禮儀越發周到,更有了閒心觀察天子。




當今天子穆懷年方五旬,命運堪稱曲折離奇。身為世宗嫡孫,因“懿懷太子”早逝而與皇位失之交臂,被囚十三年後,失去的皇位又因睿宗皇帝一紙遺詔得而復失。




依照歷來皇帝的平均壽命而言,年已五旬的穆懷執掌大齊的時日本該無多。然而謝拾觀他氣色紅潤,精神充沛,怎麼看都不像是被多年牢獄之災折損元氣的樣子。




近距離接觸之下,得以檢測到大齊天子身體狀況的胖狸貓對謝拾的推斷表示認同。




[這皇帝老兒再活十年都沒問題呢。不愧是敢真刀真槍上戰場幹北虜的男人!]




胖狸貓語帶驚歎。




[……嗯,只要他不像上個皇帝一樣主動送死,宿主至少十年內不用擔心頂頭上司換人。放心,這鐵飯碗端得穩穩當當。]




謝拾這下徹底放寬了心。




當今天子明顯賞識於他,也認可他的主張,對於當前根基淺薄的謝拾來說這很重要。有天子支持,將來做事都方便許多。




唯一考慮的反而是天子的身體能撐多久,萬一御座上換了人,焉知將來如何?誰不希望看重自己的上司在任越久越好?如今得知天子至少再活十年,他就放心多了。




謝拾揚起嘴角,愉悅由衷而生。




這一笑,彷彿朝陽初升。金鑾殿上,一襲緋袍的年輕狀元郎如此光彩熠熠。




上表謝恩並不意味著一系列流程的結束。次日,謝拾又率諸進士往國子監一行,謁先師廟,行釋菜禮。“釋菜”者,以蔬果等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為古時入學儀式。




釋菜禮畢,眾人換下進士巾服,將之重歸國子監。至此,一系列流程終於結束。




確切地說,還有最後一項活動——立石留名,只是這已不屬於新科進士的任務。




昔年唐朝科舉,新科進士及第,往往於慈恩塔下題名,為後世之人留下不少詩句。




科舉制度發展至今,新科進士已經不再親自題名,而是交由朝廷。經禮部奏請,由工部於國子監立石以刻《進士題名碑》,一科進士皆名錄其上,為後來者之楷模。




試想監生們日日出入國子監時,將來的讀書人上京趕考入國子監瞻仰時,數十年甚至百年後,每當




有人經過這些《進士題名碑》,都會看到碑上的一個又一個名字,知曉他們是哪裡人,何年何月進士及第。




於一眾新科進士而言,這是何等的榮耀?這是天下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高光?




無論是嚴元浩這樣的年輕人,還是已過而立的進士,都因這樣的幻想而呼吸急促。




——名利名利,前者的誘惑永遠大於後者,至少於讀書人這一群體而言是如此。




而他們呢?自成為進士起,他們在青史上就不再是無名之人。千百年後,後人將在太安癸酉科的《登科錄》上看見他們的姓名,籍貫,乃至入仕之初的第一份官職。其出眾者,殿試文章都會隨之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