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七百二十四章 統領萬軍

 軍中之人,能得到典韋將軍如此稱讚的,當真只有蕭遠一人。原因只有陳宮最清楚,這個傢伙,經誇,你越誇,他越來勁。

 西都之戰,三日拿下,之後的陽平關,一日一夜!其中縱有西涼士卒捉襟見肘之故,但蕭遠的指揮能力,無可挑剔。

 五軍輔助涼州營,騎步配合之下,威力更可大增。葉信對典韋的信任是打小開始的,對蕭遠之能,更沒有半點懷疑。

 原本既然調了蕭遠的五軍,陳宮心中,高順不動的話,也是長公子領軍最為合適。自己嗎,可以為之參贊軍機,補其不足。

 但高將軍的軍令,卻是讓他直奔洛陽,軍令不可違。

 陳宮想著,到了東都之後,再給高將軍獻策,有諸葛子瑜為之謀劃,自己就能空出來,有他相助長公子,可更沉穩。

 “公臺,勿怪,子瑜先生不日將回,統領蛟龍軍協調全局,此任極重。順身邊,也需有先生為我出謀劃策,合力對付曹操。”

 主帥有此言,陳宮還能如何?再言此刻司隸之地乃是中樞所在,連接各處戰場,位置極重,而他,是最瞭解司隸防禦的。

 構築東都防禦體系,其中不知包含了典韋陳宮多少心血。高順的決定是對的,典韋不在,唯有陳宮才能將之盡數發揮。

 當然,陳軍師想到的事情,高順也自有考量。於是乎,參軍徐庶受命,用最快的速度追上葉信,為之參贊軍機。

 用葉信,高順還有另外一層考量,因為曹軍對之遠沒有對自己熟悉。想要用針對性的戰術,難度大增。

 至於徐庶,歷經數次大戰,完全成熟了,且他的年紀,也比長公子大不了太多。比之陳宮軍師,二人之間或許更能配合默契。

 追上涼州營的速度,對徐庶也是一種考驗,不過作為葉歡麾下,武力值最高的謀臣,徐元直自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