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鴻 作品

第112章 --鴻儒傳道

    修真也是修煉者們因地制宜的手段,以後靈氣不夠了只能先築基脩金丹,金丹大道在於穩固,在以後靈氣漸漸不足的時代,光靠一口丹田氣是穩定不住修為的。

    現在時代已經變了,但是修煉方式還沒有進步--人族修煉者會漸漸感受到這一點的。實際上人族的金丹大道就是模仿的妖族的妖丹之道--這也是為什麼封神大戰之後妖族漸漸昌盛,人族漸漸式微的原因。

    這種此消彼長會持續兩千年多,到唐朝的時候才會出現妖魔為患的悲慘景象。現在人族還在鼎盛之秋,只不過這鼎盛也沒剩幾年了...

    不過有了楊鴻儒之後,這一切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作為一個在七點孤兒院混了十幾年的老書蟲,在同事擁有了大羅巔峰的的境界之後,開拓出一條修真之路對於他來說還真不算個事兒。

    有的時候不是大能者開發不出來這些東西,而是沒有必要--大多數大羅、太乙金仙都有自己的道可走。他們都是孑然一人,也沒必要為往聖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族說白了在神仙眼裡就是香火貢獻機器--如果人族民不聊生的話興許還能產生更多的信仰。誰天天吃飽了、喝足了、日子太平了去信神仙?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心中有所求才會有信仰...神仙就怕你信仰不夠多,所以哪裡會管你活得咋樣?

    在楊鴻儒看來,這種粗放式吸收信仰之力的路子實在是太粗糙!教育才是解決一切的良好手段,這是作為一個資深教育者的感悟。

    可惜天庭這麼多人沒幾個是搞教育的--天庭管這事兒的是文曲星,但是這些文曲星沒一個是專業搞教育的。

    不信你看看?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這些人有文化是真有文化,但是會教育嗎?他不會!楊鴻儒覺得讓陶行知、葉聖陶當文曲星對人間能有更大好處!

    而且文曲星在天庭就是個芝麻綠豆大個小官兒,比起楊鴻儒這個二線大帝還差老遠了。在天庭能混出頭首先就得能打--文官混到頭也就是個太白金星!

    好在現在的朝代神仙和人王...哦,不對!紂王被滅了之後天地再無人王,只有天子...所以現在朝廷對神仙還是比較看重的。周王朝的祭祀做得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