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612 65nm的冰芯(5k)

    現在,這個第四梯隊是怎麼超過第三並接近第二的?

    誠然,冰芯只是做了風險試產,距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但只要臺記和聯電沒有宣佈它們手中的45/40nm達到量產能力,那冰芯一旦量產就能宣佈距離全球領先只落後一代製程了!

    周悅以及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在心裡出現一個疑惑,冰芯是怎麼做到的?

    作為記者,她還更想確定一點,這是真的嗎?

    《半導體技術》聽名字便知道是主攻半導體行業的媒體,一聽到可以稱作是內地天大喜訊的消息,真的是整個人都待不住了。

    周悅一方面聯繫業內同學,另一方面也在想辦法發動人脈,試圖從冰芯、廬州官方、廬州設廠的長電和華天獲取更準確的消息。

    冰芯方面在對媒體的態度上一直保持著距離,這次也不例外,保持沉默,沒有任何消息。

    廬州官方在接到媒體致電後一頓茫然:啥?你說啥?冰芯搞了65nm?我們怎麼不知道?沒接到消息。

    長電和華天接到電話後的態度倒是很一致的無辜:誰說的?我沒說啊。你問我幹嘛?不知道,不知道。

    然而……半導體這個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

    本就傳出了零星的小道消息,冰芯放假休息的員工、豎起耳朵的冰芯晶圓製造服務聯盟,大家本就有很多師生、校友、朋友、前同事的關係,周悅還是通過不斷的印證,90%的確認了冰芯在製程上的進度。

    真的,是真的!

    冰芯真的完成了65nm的試產!

    周悅迅速寫完稿件,但又覺得還差那麼一丟丟的一錘定音。

    於是,她試著登上全新的社交平臺微博,直接跑到方總勸買房的內容下詢問——方總,冰芯是否完成65nm的風險試產?

    沒被理會。

    她又自己發佈內容,試著微博的@功能。

    還是沒有回應。

    周悅明白了,這是方總默認了。

    3月4日的下午3點鐘,《半導體技術》的官方網站和博客都刊登來自記者的最新報道,熱情洋溢的介紹了內地企業冰芯取得的製程工藝進展。

    《半導體技術》是月刊,但是也跟隨潮流的在新浪博客註冊了帳號,倒也獲得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大家經常在網上討論一些行業情況。

    當如此一篇報道正式出現,流傳越來越廣的小道消息彷彿被蓋了鋼印。

    內地的半導體行業全都在討論這一突發的爆炸消息。

    是冰芯還是中芯?

    是冰芯!

    是90還是65?

    是65!

    真的?

    媒體都報道了!

    行業躁動,話費激增。

    很多冰芯的員工都開始被熟人和記者變著法的致電。

    “聽說你們廠弄了65nm?”

    “都老同學,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下半年就跳槽過去!”

    “你還認不認老師了?聽一句準信有這麼難?”

    下午三點半,僅僅是在報道出爐後的半個小時,方卓的電話就再也沒停過。

    第一個打進來的是中芯的張汝京。

    張汝京是在辦公室聽到下屬彙報的消息,他一度覺得是在開玩笑。

    可是,看著電腦裡言之鑿鑿的報道,看著下屬已經幾通電話的印證,他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沒有人比張汝京更明白製程工藝追趕的難度。

    中芯儘管一段時間裡受到來自臺記撕毀和解協議的干擾,但仍舊一直在努力追趕先進製程,眼下距離65nm試產最少還有1到2個季度的距離。

    所以,他極其震驚和不解,那個前年130nm還需要中芯援助的冰芯怎麼可能進步到這裡?

    我們中芯幫你還好說,難道你還能讓臺記、聯電也派專家團隊來幫你?

    不可能的事啊!

    張汝京和方卓很熟,電話打通後就直接問道:“方總,65nm?真的假的?”

    “真的,38%良率。”方卓在昨天已經消化了來自邱慈雲的最新消息,一天多的時間裡都在思索計劃時間和這一製程所能帶來的變化,而面對張汝京自然沒什麼好隱瞞。

    張汝京握著手機,久久失語。

    這麼一瞬間,他心裡的情緒很複雜很微妙,內地半導體有了可喜的突破,但居然不是中芯?居然是冰芯?

    仍舊可喜,卻也怎麼有些遺憾。

    是中芯進度的速度變慢了?還是冰芯進度太快?

    張汝京回過神來,嘆息一聲,想到了製程上的可能性:“你們去年的那個90nm完成試產後沒有再接著研發,而是直接跳過去了?”

    “嗯,不愧是張總,但也不算浪費,我們打算搞定65nm再把90nm應用在申城的三廠,用來做傳感器,這個領域的壓力相對會小很多。”方卓解釋了下輕重緩急的安排。

    張汝京十分驚愕:“這是誰做的決定?這個風險太大了。邱總嗎?胡教授?”

    “嗯,他們的共同決定。”方卓答道,這裡的“他們”還包括了另外一位現在不便說的名字。

    張汝京忍不住問道:“董事會就這樣同意了?這個風險太大了。”

    作為中芯的掌門人,他太知道其中的風險,萬一65nm研發不順,原先取得階段成果的90nm也會浪費大把的時間,這裡有著龐大的時間成本。

    可以說,跳代研發的決定就是把企業放在刀尖上跳舞!

    90nm按部就班也能獲得很大收益,搞了65nm出問題,這個責任誰擔?

    方卓輕描淡寫的說道:“我同意就是董事會同意。”

    他笑道:“也還好,失敗就失敗,反正內地不還有中芯呢。”

    張汝京再度失語,隨後發自內心的感嘆:“也就是你方總,也就是你個外行,也就是你啊……”

    也就是你方總對冰芯董事會有絕對的話語權,也就是你個外行聽別人說什麼是什麼,也就是你敢這樣賭了一把。

    似誇似貶,還是誇多一些。

    張汝京又沉默一會,沒有詢問冰芯究竟是怎麼做到,衷心的說道:“希望內地的半導體能越來越好,中芯距離65nm也不遠了。”

    “張總,共同進步。”方卓也是真心實意。

    來自張汝京的電話剛剛結束,又一個來自申城的陌生號碼打來。

    方卓選擇了接聽。

    “方總,我是華虹的姜琦。”來電先通了姓名,畢竟很久都沒聯繫過,“聽到冰芯在65nm製程上取得了進展,我雖然在華虹,也覺得很欣喜。”

    是華虹的副總裁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