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夜白 作品

第18章 命運走向

    從看到死去的這兩個武當弟子,以及得知了鶴筆翁被人救走之事,他就意識到自己終究還是有侷限性的,至少在計謀這一塊,自己還是玩不過某些老陰比和小妖孽的。

    自己目前最大的底牌就是熟知劇情,以及手握系統,所以他才會儘量讓命運的走向,可以流向自己能夠根據原劇情所能預見的方向,也就是所謂的“小勢可變,大勢不可改”。

    那麼在倚天屠龍記中,什麼是小勢,什麼是大勢呢?

    張無忌曾經仔細地思考過這個問題。

    他得出的結論是,漢人不甘元人壓迫,掀起的反元戰爭才是天下大勢,而中原武林的恩怨糾葛不過是這大勢中小小的一環而已。

    金老爺子在寫《倚天》的時候,是以元末明初的歷史背景創作的,所以無論劇情怎麼發展,最終都是要歸結到“反元”這件事上。

    我們追溯一下《倚天》的發展就可以發現,全書的江湖恩怨都是源於成昆這個攪屎棍,因為有了成昆和明教的怨恨,所以才有了謝遜的悲劇,以及之後張無忌一家人的悲劇。

    但是如果沒有成昆,中原武林的劇情會怎麼發展?

    其實一樣的。

    人性是貪婪的。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算沒有成昆,還是會有無數的武林中人為了心中的貪念,爭奪屠龍刀,還是會引發數不清的武林糾紛,直到中原武林能放下個人恩怨和門派恩怨,高舉民族大義的大旗,這時命運就會走向勢不可擋的主幹道。

    那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種命運走向,但是無論命運怎麼走,推翻元朝都是無可更改的,大勢所趨的。

    就算沒有張無忌,還是會有別的無忌,這個人的宿命不會是天下無敵,也不會是報仇雪恨。

    他一定會是一個能化解中原武林糾紛,帶領所有江湖中人萬眾一心,弘揚中華俠道精神,將家國大義與個人榮辱緊密聯繫,最終引領民族復興的這麼一個人,而這個人也最終會成全歷史,打開一片嶄新的局面,塑造全新的格局。

    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也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