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

    (即將邁入虎年,兄弟們新春快樂……)



    從橫城嶺秦井驛往東到自北往南蜿蜒流淌的沁水河,雖說也是坡崗起伏,地形卻要比東面深壑斷崖密佈的烏嶺、橫城嶺平緩多了,也有大大小小的村寨座落其間,朝夕耕種,田陌縱橫交錯。



    要不是血腥殘酷的戰爭降臨,此間直如“雞犬相聞、往來種作”的桃源之所,但此時的雞鳴狗吠,卻是為坡崗山谷間行進馳聘的騎兵所攪。



    徐懷驅馬登上一座坡崗,能看到北面不遠處一座位於長坡上的村莊,好些村民正從寨牆後驚恐的探出頭來,張望著這邊即將鋪陳開的血腥戰場。



    敵軍進入沁水河谷已經有超過十日,但其從澤州出發,沿沁水而上,從沁水城東古渡越過沁水,兵圍沁水城,沿途劫掠主要集中在沁水以東,此時還沒有騰出手對西岸河谷的村落塢寨大肆進行劫掠。



    這或許給人一種假象,只要沁水守軍快快投降,城頭變換大王旗,太嶽山裡很快就會恢復平靜,只不過換一家官府交糧納賦罷了。



    也因此十數日來,沁水河谷西岸的村落塢寨只是想著結寨自保,沒有誰想過要聯合起來,更不要說主動出擊去牽制敵軍、增援兩三萬軍民被圍困的沁水縣城了。



    周景、王章封鎖秦井驛之後,也曾派人到最近的兩座村落,希望能徵用百餘寨勇作為輔兵,協助打造器械、進攻驛院,但都遭受拒絕。



    即便晾出景王的旗號,派出的人手連這些村莊都沒能進去,就被驅趕回來了。



    王章等人對此感到憤憤不平,周景他們則淡然視之。



    徐懷的心境也是古井無波,平靜的看待這一切。



    自古以來,抗爭者從來都是少數。



    就連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都卑躬屈膝到這地步、只想著搖尾乞降,這些大多數甚至都沒有走進過縣城的村民,能指望他們在真正遭受侵凌之前有多高的覺悟?



    這些村民是需要引領者的。



    徐懷視線很快從北面的村莊收了回來,轉頭往南看去。



    在橫城嶺到沁水河之間,徒步的甲卒要是偏離官道,想要翻越一座座坡崗往來秦井驛、沁水城會非常的困難,登高爬坡是極耗體力的一件事,但騎兵進出要相對自由得多。



    翼騎營數支小隊騎兵已經在烏敕海、史琥等人率領下,佔據驛道兩側的坡崗,但每支小隊騎兵僅有十數二十人,看上去更像是虛張聲勢、搞空城計。



    而在秦井驛方向,廝殺聲隱約傳來,間有鑼鼓齊鳴、人聲慘叫,雖說隔著一道坡崗看不清楚那邊的情況,但能想象得到圍攻驛院的激烈戰況。



    八百番騎聽著人數不多,但連人帶馬,佔據驛道及兩側約近二十丈寬度的淺坡,前後分作三隊,彷彿綿延約兩裡許的黑色洪流,往秦井驛方向撲去。



    看到番騎往西挺進並沒有明顯的猶豫與遲疑不定,王章咂著嘴說道:“王憲兄在秦井驛前那麼賣力的表演,似乎沒有必要啊,這些蠢貨完全沒有想到我們在秦井驛挖了一個大坑等他們跳進去啊!”



    王章隨徐懷所登的坡崗,乃以橫城嶺以西的最高點,能將秦井驛盡收眼底,站在他們的位置朝西看去,就完全能看到秦井驛方向傳來的廝殺聲,純粹是翼騎營百餘人馬在那裡單方面聲嘶力歇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