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6.24章 明槍×暗箭√

    曾林港口下船後,來到了中心火車站。

    現在,粵地的火車貨運體系是完善的。列車集中發車,八點、中午兩點、晚上八點,三個時次。而曾林作為外地人,也是買不到安2運輸機票的。

    數年沒有返鄉的曾林,一路上沒有閤眼的觀察著統伐區的現狀,這一切變化太大了。

    他發現,從最北邊的沂水港到繁華的珠新城,道路體系都遵循一個標準。

    商業區的通道都是六米寬的水泥道路,而機械車輛也都是同樣寬度的鐵軌,亦或是水泥凸紋的道路。

    人員的服裝,無論是車站管理員,還是街道的工人也都是一個布料的衣服。

    曾林在等車的空閒時間中,試了試車站中的娛樂電子設備,一臺黑白屏幕的機器。這機器只支撐一個遊戲,那就是三國殺,出牌,以及對話聊天。

    統伐區看似設置了大量條條框框的社會,在追求效率運轉的同時,則是在努力拓展新的人員自由交流的空間。

    【網絡,夜間商鋪,這些新技術下的自由拓展,往往是那些死盯著舊領域,被鎖死被壓制的勢力故意視而不見的。這也是統伐區給絕命位面同志們的啟迪!不要跟著燈塔的葫蘆瓢發展自由,要根據自己的發展,來發展人民認可的自由。】

    8月20號。

    曾林返回了吉安城,這一天剛好是雨天。

    他打著黑色的雨傘,穿著長筒膠靴,踩著水窪中的水,在踏入自己的故鄉後,明顯的感覺到一絲冷意。與外界的繁華相比,吉安城內部明顯冷清,就連交通站都不如。

    交通站好歹有亮著的電燈,有著自動投幣的售賣部門,甚至還有著廣播播音設備,播放著現在頗為流行的“蜀山劍俠傳”(絕命位面的文化),曾林下車的時候,看到城邦幾個熟悉的老人就在車站燈光下聚著打牌。

    而跨越五公里的十字路來到吉安城,就只有昏暗的煤氣燈光。

    曾林嘆了一口氣,匆匆朝著族內的議事大廳走去。哦,入城時,他已經聞到了機械獸的味道(就像進動物園前,就能聞到味。)

    吉安城的高樓上,敲響了鈴鐺,宣告著曾家的家主回來這一好消息。

    ~

    在141年,當時剛剛立足的統伐區同吉安城等一系列粵地帶的舊城邦,簽訂和平光復的條約過程中:衛鏗、船員派都沒想過要和吉安城海誓山盟,世代交好。但也不是誠心去打壓這些舊城。

    只是吉安城這樣的舊城邦殘留了太多的殘渣,無法符合時代發展了。

    舊城邦丟不掉自己的榮耀,仍要保持著私人的機械獸,作為家族貴族的傳承。

    但是他們這種機械獸的馴養,就使得該地區不適合經濟發展。——在潘多拉場環境下,基因汙染效應是一直要考慮的事情,就如同舊時代的精密生產要保證防塵一樣。

    ~

    統伐區的洛奇亞、蓋歐卡等存在,全部都採用了主動對接人類頻段的忠誠獸。

    但即便是改造它們,統伐區也是單獨建立了改造場,與人類居住區相隔的老遠。杜絕生物濡染。

    而吉安城這樣,保持著舊機械獸種,而且還是混養,讓整個吉安城無論是糧食儲存,還是殖裝技術拼裝,都處於一種“衛生不達標”的狀態。

    可參考二十一世紀,附近水源大腸桿菌超標,是不允許進行食品、醫療生產的。

    吉安城的機械獸就是超標源頭,和恆河水一樣髒,但那些城裡的舊上層和阿三一樣,卻死不悔改,硬是要在這裡“泡屎浴”。

    統伐區沒辦法給這些舊區域分配產業鏈。

    而與之相對比,韶光城這個當年被硬生生打下來的地方,直接一紙政令,城區內不允許私人機械獸,在這些年就發展的非常好。

    好得讓韶光城的很多舊鄉土派現在能自主反思:當年的統伐區是佔據了正確。那個老好人城主看不清形勢,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曾林這位北漂歸來的舊時代精英,在回到家的第一天,面對的就是家裡面借債甚多的破敗。

    城主堡中很多家產被賣空,現在已經難以養活家中機械獸的地步。

    ~

    至於曾林所揹負的五色聯盟刺探統伐區任務?

    自從他上了船開始,一路買票坐車回來,就已經在統伐區的公共安全部門,對外來人口人員統計檔案中記錄了。

    現在被統伐區的朝陽工作組盯著,重點關注。他現在值五萬鋼鏰呢。

    《出籠記》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