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9.70章 波濤爭

    ~

    在指揮大廳中,衛鏗將目光鎖定了,在新幾麗亞這個關鍵的戰場。在赤道地圖上,這是一個飛奔的貓,有一個明顯的上揚的貓尾巴島鏈條。

    南洋聯合艦隊在這裡高空中的戰備飛機二十四小時巡航,灑下聲吶,嚴守最後一層的信息屏障,而己方在外圍區域,構成了連綿上百公里的水下屏障區域。形成了信息對峙區域。

    在過去這個戰區一直保持著穩定。但是最近這段時間,該地區顯然開始了戰略會戰的集結。

    在地煞探測信息中,他們將大規模的艦隊轉移到了這裡,並且六百七十三艘小型潛艇組成的機動兵力,加速了對周邊聲吶陣的破壞。

    衛鏗在看了足足半個小時後,說出了一個幾乎是廢話的判斷:“他們是想要決戰?”

    然後點了點頭確認了判斷,扭頭對決策部門提供了自己確定。

    【指揮官用不著給什麼智謀高絕的見解,而是敢於擔責。迅速果決地給予確定!在這種超大型戰役上,判斷誰都可以判斷,但是擔責就只能統帥來擔責。】

    衛鏗確定戰略投入方向,而剩下一系列準備工作,就讓參謀部按照流程來完善(給敵人挖深坑)。

    ~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南洋新幾麗亞,火山島嶼的下方,一間宛如宮殿的地下指揮大廳,鄭仙鴻把地圖放在了討論大廳中,其他座位投射的是其他海上戰力集團的首腦影像。

    因為是討論,不乏有分歧。

    四位上將各自就自己面臨的困難進行了交流。

    昇陽的雲奚上將做出了提議:“新幾麗亞半島僅僅留一個機動軍團,離州的力量現在基本集中在東線,對北線並沒有大規模戰役的跡象。”

    然而來自大馬的節度使古河就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敲了敲電子板:“我再次強調,己方和離州一直沒有外交協議,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

    討論的內容看似很豐富,可是充斥著東方式的甩鍋官場文化。

    ~

    從戰略態勢的客觀要素上來說:對這些聯軍們來說,他們必須打破僵局。

    按照衛鏗的打法來說,海洋公社打一年兩年都是可以的。畢竟是決定一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一個個據點,每一平方公里地平推推過去。海底可燃冰的開採量都是百萬噸計的,各種戰備物資時間拖得越久越充分。

    南洋和昇陽海上艦隊呢?經不住這麼熬。哪怕是核動力艦隊,在熬了兩個月後也必須要返回母港,而一旦返回母港補給後,也許淺海航道上就埋伏了伏擊部隊了。

    上個月,聯軍就有八艘巡洋艦被這樣的伏擊戰送入海底。

    ~

    四位將軍在大方向終於達成了些許共識。

    他們決定在五月中旬,要主力決戰,突破東海防線,殲滅離州的海上艦隊力量,然後製造對陸地炮擊的有力條件,逼迫離州泛紅勢力答應聯合軍方面的條件。

    但是在大方向外,他們仍然是由自己情況進行執行,美其名曰隨機應變。

    十五個小時後,在離州指揮部這邊。

    剛剛小睡了三個小時的衛鏗,被參謀部喊起來後,看著最新的戰略信息後,惺忪的目光突然精明起來。

    衛鏗手指戳在新幾麗亞(地圖外形是揚貓)貓屁股位置,在那裡的聲吶陣已經明確地顯示出這些敵人艦隊的行動了。

    而就在衛鏗隔壁,四十三個界面中,其中三個隸屬赤道戰區的指揮部已經在統合指揮。

    那裡的公社軍事部門也已經在忙碌。大量經緯度數字,以及敵人的動向屏幕都在向上彙報。彈道導彈和海空軍部分指揮權也對接到那邊,由前沿指揮官根據情況自行決定火力打擊。

    ~

    區域部隊已經做好部署。

    衛老爺也做出了總決策,對著參謀部說道:“放過大馬集團,先打爪哇集團。在東邊給我派遣三個團,給我盯著昇陽集團,在北面攔住呂宋島集團。”

    一旁的參謀們迅速記錄下命令後。

    衛鏗則開始闡述自己的戰略邏輯,大馬集團佔據了馬六甲黃金水道,是四大集團中經濟最為繁榮的集團。南太平洋目前無關乎他們的利益,所以戰鬥意志並不高。他們就是來打醬油的,放著他們不打,大概率不會積極主動拯救友軍。

    昇陽集團是跨越大洋作戰,看似兇悍,但是其指揮官性格是外強中乾,會表現積極介入戰爭的,但是一旦遭遇猛烈阻擊,就會在戰役目標上模糊不堅定。

    爪哇集團最靠近離州,應該也是這次戰役中的發起者。和他們戰鬥是不可迴避的。

    至於呂宋集團:近期內接受了大量的東南太泙洋海岸線的軍事援助,其買辦集團積極主動地想充當打手。所以他們的南下是瘋狂地,必須做好準備。

    衛鏗在闡述完自己建議後,則是將對話權力轉交給參謀們提出質疑。

    參謀們在一些問題上提出補充,也就是假若戰略預判有誤,備份方案的問題。

    討論在十分鐘內解決,衛鏗看了一下機械錶時間,對了一下目前正確的電子時間,說道:“各位沒有其他異議,就執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