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7.10章 猝不及防,血戰

大規模火炮成功壓制住了各個據點的反擊,

此時從天空視角俯視戰場,奧西瑪王國凱迪城堡壘凸起的輪廓,在炮火的硝煙中若隱若現。

隨著鐵星的風暴突擊隊以散兵陣地騎著戰場獨輪摩托車(有四個輔助機械足)快速貼了上去。

工兵突擊過程中,只是遭遇了四個暗堡的阻擊。

這些暗堡壘突然冒出來的火光給突擊隊們帶來了殺傷,當然對鐵星指揮官來說,這個過程中損傷數十人不是關鍵,這時候時間最重要,如果被阻遏一分鐘後,讓敵人重炮反應過來,那就是數百數千人陣亡。

鐵星的風暴突擊隊被暗堡阻擊後,立刻爬下來,並且通知清理塹壕小組。

隨著戰場上的一道道火焰噴射器掃向了這些暗堡,這些暗堡啞火了。

…鐵星的深入到班組的軍事總結制度,讓戰場突擊戰術配合如同咬合機械一樣…

五分鐘後風暴突擊隊,抵達要塞城牆下。

他們攜帶十公斤的炸藥包,幾個堆疊在一起,放在了碉堡的拐角處,隨著火光冒起,這些需要重炮拔除的堡壘上炸出了一個個豁口。

當然,整個堡壘並沒倒塌,可見其混凝土鋼筋的強橫程度。(並且還有信仰加持)

但是隨著突擊隊在豁口衝進去,點燃了敵人在軍事據點第一層胡亂堆放的雜物後。濃煙薰陶中,堡壘再堅固也沒法守,上層頑抗奧西瑪士兵不得不跳樓尋求救助。

旁白:事後分析,在這個後方據點的駐紮奧西瑪士兵紀律很有問題,基本不整理內務,以至於一樓一些拐角被當成了垃圾場。堆放壞了電報機,酒瓶,其中不乏引燃物。

士兵的內務看似和實戰無關,但是戰場上駐紮過程中,習慣性鬆懈,是要命的。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狗窩…

五個小時後,外圍的據點一次被拔除了。鐵星旗幟依次,由外到內,在凱迪城市的高點建築升起來。

教堂、倉庫、鐵路工作樓、儲存煤棚子……

按照這些旗幟標識,鐵星火炮一步步朝著城區延伸。

在陸地巡洋艦,輕步兵和輕裝甲車掩護下,鐵星軍團開入攻破要塞核心區。在後來整理城市秩序中,抓住了準備逃跑奧西瑪要塞指揮官。

鐵星體系下的配合作戰是地球近古時代後工業國文化下戰鬥。只有將“拜金”“利己”壓制到極少數後,才能如此大規模勇敢合作。

這場突擊戰爭中,衛鏗第二波降臨者中一共參戰78位,由於幾乎全部加入突擊隊,傷亡64位。

…衛鏗的降臨者中,不單單來自於天空帝國,也開始來自於奧西瑪本土。…

戰場上,那些動輒二十米高,如同山崖上露出黑洞洞小口子的混凝土堡壘群的每一個要塞口,都如同黑洞洞大嘴一樣可怖,這些位於堡壘下方大嘴中噴射的突擊炮,本來可以掃射所有的步兵,而頂部重炮則是可以打擊所有“陸地巡洋艦”,理論上是完美的防禦。

但是鐵星的陸地巡洋艦扛著這些堡壘的頂部重火力,壓制堡壘底部輕火力,而步兵們則是在要塞底部速射火力被壓制後,衝進去點火。這個完美防禦工事就被破了。

連帶一起破碎的是,整個大陸上鋼筋混凝土牛逼了幾乎數百年,混凝土靜態防禦工事的概念。只要戰術得當,軍團戰鬥決心強大,再強的工事也是能拿下來的。

…工兵戰術,開始在這片大陸上揚名。…

這一戰,鐵星一共戰歿3443人。損失陸地巡洋艦級別大型單位6艘,各類輕型陸基裝甲車輛十五輛,吞噬者軍團在這裡的6輛戰場拾荒者(這其實是半採礦車)、兩個戰鬥機械蜘蛛(四百噸級別)三輛機械傀儡戰車(可以召喚七十噸級別殘骸機械戰士,可以被雲爆彈的熱隧穿給驅散)全部被剿滅。

奧西瑪在這裡的編制是六千人,最終俘虜4733人。

雷閃聯盟的這條宏偉防線,北部的四分之一段被截斷,整個靜態防線如同一條被剁了七寸的大蛇。

自此,鐵星已經戰略擴展到天空帝國之外,給了整個萬倫大陸猝不及防。

…當壁壘被攻破後,每一塊磚都滲著血…

恩馬漫步在戰場上,沒有任何笑容。在真正打穿過這層鐵壁後,衛鏗才知道這片土地滲了多少血。

這條戰線在四百年前就形成了,與大陸上其他三條戰線,並稱四條血戰防線,數百年來,雙方依託層層後線堡壘以及鐵路線,如同絞肉機一樣在這裡相互絞殺,每百年的死傷人數就多達到千萬。

因此在這裡也形成了“概念”,凡是能在這片戰場上活下來的士兵,都會被概念影響的體格將略微勝過常人,

而若是將軍在戰線上完成擊潰,得到的“獎賞”也就越大,不少初級英雄單位都是在這片戰場上取得了經驗的。也同樣,很多老牌英雄也是在這裡的戰場上失利而垂垂老矣。

多元宇宙中,萬物都有量子的儲存信息的性質,當一個人被灌輸英雄的概念,當一個家族有了英雄之血的意義後,那麼總會延綿上千年。

[地球對該方面進行了研究,發現一個戰士得到了英雄的概念後,其後人的遺傳信息會如同鑰匙一樣開啟以太界信息庫,具有英雄血脈的人哪怕是天天睡覺,都會比普通戰士的勤學苦練要強大。]

作為直接打穿了這個防線據點的英雄,恩馬現在八級了,而連帶著參戰的安潔欣,晉級到了四級,貝斯也升級到了三級,他們已經是正統的英雄了。

但“升級”的恩馬,以前所未有的嚴肅盯著這腳下的“血戰之地”

恩馬想到了“廝殺的未來歷史”:這忒麼的,是惡魔才會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