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9.27章 (上) 海陸空三棲

所以比起近古時代的火箭助推魚雷,拯念定型的魚雷指標體積更加大,加裝了掠海高速飛行發動機,空氣舵,信息指揮系統。

龍衛兵搭載反艦魚雷,水下聲吶不減配,同時加載配備了最後五百米的超空泡突防系統!以及“對敵艦磁感應”辨位系統。耜

例如在上午龍衛兵打沉默的第一艘君王級別戰列艦的案例中。

戰列艦三米高炮塔上,三十毫米近防炮機械系統,面對海面上急速靠近的貼海飛掠物時候,在三千米的距離上才進入水中穿梭

對於戰列艦的雷達來說,也就近防炮雷達剛剛鎖定者靠近異物,就已經一頭扎入了二十米水下,近防炮打出的炮彈根本沒法穿透這麼厚的水層,維持攔截效應,眼睜睜看著,深海中突然冒出一條氣泡尾跡的白龍,然後轟的一聲,捅穿了自己的艦體底部。

旁白:龍衛兵攻擊艦隊的魚雷單體重量,就是八百公斤,所以在這個世界代號不是“魚雷”,而是叫做“蛟彈”,意為“蛟龍般的炮彈”。

為了不浪費龍衛兵的機動和載荷,拯念是開發了一款專門載彈的海上無人機。來將成噸成噸的輸出送給了盎格魯海軍們。

這樣一來,鐵星海戰體系是完全繞開了盎格魯開發了幾百年的戰列艦主炮科技樹。

龍衛兵們是遠遠地繞著艦隊飛行,在邊緣皮行,然後導引投彈戰機放射一個個“蛟彈”。耜

蛟彈發射時候是海面上掠過浪花的飛鳥,接近五公里則是如同針頭落入海中,無從尋覓。

幾分鐘後,在五百米的時候,又是在水下化為一條白浪線條,然後直突過來。最後抵達艦艇側面,是大片的白色斑紋在水下擴散,非常漂亮,艦體上俯視這一切的人則是知曉,船底的鋼板已經是完全被震碎裂開了。

所以說,比起陸地上兵團防不住聖長城的輕裝化突襲,海上的戰列艦主炮部隊,也攔不住聖長城。

盎格魯海軍方面的補救方案,興建大片驅逐艦,然後攜帶“防禦魚雷”和這些蛟彈“對轟”。當然這個方案在眼下戰爭中短期是沒法奏效。盎格魯海陸方面現在短期政策是甩鍋。

面對這種史詩級的大敗,盎格魯將軍們實在是無話可說,相互扯皮了一通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