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省吾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計(上)

    ()        桓讓在御史臺當差雖只有三個多月,可手頭總算還積攢了一點俸祿,兩個月前他與桓陵鬧僵,離開侯府,起初借住蕭曄在西州城附近的別院,早前已搬了出來,聽聞他在御道東邊看中了一套三進式的院子,奈何囊中羞澀,還不足以應付建康的房價,只好跑到房價稍微便宜一點的北市去,暫且租住一套二進院。

    如今已過了午時,尤校匆匆忙忙的趕到北市,尋到桓讓那座不大體面的府邸,看府門前並未停馬車,這才鬆了一口氣,謝徵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趕在桓讓回府之前將狀紙送到,這樣,等到桓讓進府門的時候,就可以看到狀紙了。

    按照她的計劃,桓讓緊接著會火速趕往宮中,而這個時候,她也會在式乾殿待一會兒,以便確認他到底有沒有去面聖。

    北市位於皇城之北,而凡是臣子進出皇城,一律只可能從皇城之南走,即宣陽門。所以桓讓平日上職散職,都要好一會兒。

    尤校尋到桓讓府邸,見府門口一個門房把守,趕忙走過去,先是假模假樣的問了一句:“請問桓使君在嗎?”

    門房將尤校從頭到腳先打量了一番,漫不經心的問道:“你誰呀?”

    “哦,就是受人之託,來給桓使君送一份狀紙,聽聞桓使君,是御史臺的貴人呢,”尤校說著,已將懷中的信取了出來,遞到門房跟前。

    可門房卻並不來接,反而說:“遞狀紙你遞到這兒來幹什麼,送到御史臺去啊,這是我家郎主的私人府邸,又不是辦公的地方。”

    “不是……”尤校佯裝為難神色,說道:“那御史臺可是在皇城裡面呢,在下如何進得去?這不是沒有辦法了,所以才送到桓使君府上來的?”

    門房不依不饒的,橫豎就是不肯接,聽罷又說:“郎主還沒回來,你等到他回來再說吧。”

    尤校無奈,只得從袖袋中掏出一吊銅板來,同信一起塞到了門房手裡頭,笑眯眯的說道:“這裡頭可是狀紙,你也知道你家郎主是在御史臺當差的,事關重大,可不能有什麼閃失的。”

    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門房一見著銅板,瞬間像變了個人似的,拿著這一吊銅板和信,也衝尤校笑了笑,說道:“那也行,等到郎主回來,我就交給他。”

    “那就,有勞仁兄了。”

    尤校說完,這邊轉身走下府門前臺階,轉身之際亦是立馬就換了一副面孔,得虧他身上還帶了點銅板,要不然,碰上這種沒眼力見兒的門房,怕是得甩臉子了!

    門房見尤校走了,便拎著串銅板的紅繩,望著這為數不多的銅板數了數,扭頭望著尤校走的方向喊了句:“就給十幾個銅板!打發要飯的呢!”

    說完又很是不屑的啐了一口,而尤校躲在暗處,聽到這話,望見門房那副市井小民的嘴臉,卻只能忍著。

    話音落下,再看府邸東邊拐角的路口處,一輛青蓬頂的馬車快速駛來,門房趕忙將一吊銅板藏進袖袋裡。

    尤校見門房藏起錢,便知是桓讓回府了,於是又躲深了些。

    而後果然就見馬車停在府門口,車伕跳下馬車,將馬紮放在地上,旋即又掀開馬車的門簾,這才見桓讓慢慢悠悠的走下來。

    “郎主!”門房屁顛屁顛的跑下臺階,走到桓讓跟前,將信送上,說道:“郎主,剛才有人將這個送來,說是一定要交到郎主手上。”

    “什麼東西?”桓讓也不著急將東西接過,只是往臺階上走,直至門房跟在他身後說:“那人說裡頭是一份狀紙。”

    他到這時才提起神兒來,停下腳步轉身看著門房,詫異道:“狀紙?”

    門房點了點頭,再次將信遞過去,桓讓這回才伸手接過,一邊撕開信封,一邊嘀咕道:“狀紙怎麼送到我這兒來了……”

    待他打開狀紙過目,尚未看完時便急忙問門房:“你說那個送狀紙的人呢,他去哪兒了?”

    “他剛走,”門房伸手指了指尤校離開的方向,桓讓當即說道:“快去把他追回來!”

    “哦……是!”門房說完,又急急忙忙跑下臺階,正要追去,桓讓卻又將他叫住:“不必追了。”

    桓讓看著狀紙上最後兩行小字,抬起頭來自言自語道:“司隸府……居然還送了一份去司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