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1813章 我奶奶家小學的操場都比這好跑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區別。





主要還是跑道的原因。





1992年來,這是首次的跑道核心技術版本更新。從今年的奧運會開始,選手跑鞋的鞋釘無需刺透跑道表面。所以,這意味著鞋釘踏上和離開跑道過程中消耗的時間和能量更少。





因為跑道的兩個層均進行硫化。這一過程將不同材料的分子結構連接在一起,讓表面更加統一,提高強度和彈性。





這當然是好事,就像是塑膠跑道在92年的那一次大升級一樣。





對於運動員整體的舒適性和腳感都會更好。





但是這有個前提……





那就是你要先適應。





新的襯背區採用長菱形網格結構跑道,考慮長遠來看,肯定是對運動員有益。但是針對這種類型的跑道,就要求在釘鞋上也做出調整,要求釘鞋的用料需要強度更大,更統一併且富有彈性的材料配合,才能更加適合適配這種新型跑道。因為在這種跑道上的網格很容易朝著任何方向彎曲,而不是和以前的傳統塑膠跑道那樣只能沿著選手奔跑的方向彎曲。





自然跑起來腳感會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二沙島的這些運動員剛到草莓山的時候,會花幾天時間做場地適應。其實就是因為跑道已經革新了。





這對於天天在跑道上做功的運動員。





那肯定一下子就能感覺出差異。





這也就是為什麼,張培猛一下子就感覺到這個腳感很熟悉。跑在這裡的感覺好像和平常訓練沒什麼兩樣。





那肯定沒什麼兩樣。





可不就是和你平常訓練用的一模一樣的跑道和材質嗎?





但這對於體育運動員來說就並非如此。





起碼剛開始時候感覺不是特別的順腳。





甚至會覺得有些彆扭。





這就像是nba球星平常打慣了比賽用球,突然給換成了一個普通的不規範籃球,甚至重量都不同,那他都需要稍微熱熱身,花一點時間重新調整,調整身體的適應性。





不是說他適應不了,只是說需要時間。





理查德.湯普森就是這樣。





內心一邊罵娘,一邊強迫自己儘快調整身體,適應這種感覺。





看其餘運動員的表情,好像也沒差。





都在加速區速度漸漸起來後,感覺到了腳感的不對勁。





就像是這一種跑道,自己的雙腳第一次接觸。宛如自己的老婆,突然換了個人,觸感都陌生了起來。





就連蓋伊都在跑的時候,微微有些皺眉。





這也是為什麼,他上一次跑這一槍的時候,前面明顯有些不適應,硬生生是靠著自己的強勢後成才衝到第一。





雖然職業運動員的適應能力都很強。





但也沒有強到說剛開始接觸就能夠馬上順過來。





起碼也需要一槍到兩槍來調整。





調整能力強一些,一槍就夠了。





調整能力稍微差一些,只要你是能夠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那最多也就是兩槍足夠。





可就這麼點細微的區別。





給了張培猛不少的機會。





讓他在這裡……





反而建立了領先優勢。





也就是說。





不管是理查德.湯普森,還是泰森.蓋伊,或者是傑蘇馬.杜爾,他們都在這裡出現了“身體適應期”。沒有辦法,在第一槍就把自己的狀態給拿出來。





整個現場8個運動員裡面只有張培猛一個人。





不需要經歷這個“身體適應期”的階段。





在短跑領域裡面0.01秒都是勝負的關鍵,那這就給了張培猛一個隱藏的優勢。





張培猛一個人率先抬頭進入了途中。





這總感覺讓張培猛自己都沒想到。





但他沒有細想。





畢竟熟悉的感覺總比不熟悉要好。





人對於熟悉的東西,總是會更有安全感一些。





“張培猛一直領先啊?!原本還以為第一到道次不好,現在看起來完全沒有影響他的發揮!”楊劍看著也驚喜的說著。





很顯然就連他,一開始也擔心張培猛在第一道,會不會受到影響?





那現在事實證明。





反正看起來沒什麼影響。





因為現在第1名還是張培猛,不是嗎?





這個時候什麼蒙託亞,什麼羅德里格斯,他們也都漸漸趕不上趟,跟著最開始第2道的新加坡選手,一起甩在了後面。





現在的前五排位變成了張培猛領跑。





理查德.湯普森第二。





傑拉爾德·菲裡第三。





蓋伊第四。





傑蘇馬.杜爾排在第五。





沒有想到這個贊比亞的選手菲裡表現這麼好。他竟然在這一槍能夠衝到前三。





但你要是資深的老田徑迷,你肯定會在這裡科普的說一聲……





這也是因為這種等級的運動員,他們往往會在預賽就竭盡全力。就像是朝原宣治在奧運會預賽也能戰勝不少。歐美選手拿下小組第一。





可這並不代表你就比這些人厲害,只是預賽而已,大家沒有那麼發力。





你用十成力和別人七成力跑。





本身就不同。





那現在問題來了,張培猛用了幾成力呢?他現在跑這麼快,難道也用了十成力嗎?





答案是……





並沒有。





首先因為新跑道的適應問題,這些人其實都比自己平常跑得更慢一些。張培猛沒有這個問題,這就加了一層buff。





其次是張培猛原本就是已經轉成了步頻前程型選手。那如果前面都不能把領先優勢建立起來,後面其實他不是那麼的強勢。





他不是沒有走過後程步幅的類型。





只是很可惜,最終結果失敗了。





甚至越搞越慢。





這一世被蘇神避開了這個雷區。





再加上蘇神現在早早就把黃種人的前程能力展現,早早就證明前程這條路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可行,自然張培猛跟著前進,壓力和阻力都要小得多。





40米50米。





途中跑的過程中,張培猛因為一直處於領先狀態,他不需要和別人的節奏做對抗。因此反倒是跑得比較放鬆,他國際大賽一直有些緊的問題,在這一槍沒有任何體現。





甚至他很享受領跑的感覺。





這種發自內心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