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北 作品

第755章 張冬的煩惱

這次市裡之行,讓張冬談到了個大客戶。

海山大飯店每個月採購的蔬菜數量非常多。

雖然沒具體細算,但是據陳若雨估算,到時張冬一個月淨利潤恐怕就要在二十萬以上!

而且,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等建設了新的大棚,到時張冬能獲得的利潤恐怕要達到驚人的二十五萬!

有了這筆龐大的收入,再加上大棚原本的收入,還有酒坊每月的盈利,到時張冬一個月的利潤恐怕就能達到六七十萬了!

而且,這還只是計算他在村裡的產業,並沒有計算飯店的分紅。

等回頭玫瑰大飯店開始盈利了,到時張冬每月的分紅恐怕也不少!

有這麼多利潤的支持,張冬終於可以大展拳腳,準備建設養老院了。

建設養老院並不難,只要資金到位就可以。

可是如何管理養老院,這卻是張冬目前比較頭疼的問題。

養老院可不是隻讓老人住在這裡就行的,必須要有護工照顧老人,要有廚師給老人做營養餐。

此外,還得定期給老人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

雖然張冬也可以通過把脈的方式給老人檢查身體,但那樣實在太費力氣了。

相比之下,反而是西醫早已成熟的健康檢查模式,更適合養老院裡的老人。

故此,到時自己恐怕還要給養老院的老人們配備保健醫生和護士!

一想到要準備這麼多事,張冬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別看他手下好幾個產業,可實際上,張冬並不喜歡管理。

要不然,他也不會把管理的權力直接放手交給牛大嬸和楊翠了。

等建成養老院之後,張冬身邊的人當中,沒有一個有能力管理養老院的。

如果用外人管理養老院,又實在無法讓人放心,這點讓張冬十分苦惱。

別到時候資金有了,養老院蓋起來了,結果卻因為找不到人管理,導致養老院開不起來,那可就丟臉丟大了!

就因為這事,張冬回去的時候一路上都是悶悶不樂的。

從西山村小學經過時,忽然一道驚喜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