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 作品

第13章 第13章



 聞言,裴慎只淡淡道:“絞刑。”


 沈瀾微怔。只覺胸中一口鬱氣吐出。害死了那麼多姑娘,以命抵命,屬實應當。


 “那劉葛也判了嗎?”


 “亦是死刑。”語畢,裴慎補充道:“沁芳,鹽所貪汙受賄案案犯該死的死,該流的流,秋後判刑俱已結束。”


 沈瀾指尖一頓,將素銀腰帶取下,放置在楠木清漆小几上。她心中已是隱隱有數。果然,裴慎對她的監視停止了。因為受賄案已徹底了結。沈瀾不涉其中,的確清白,自然不必再被監視。


 無論如何,她通過了裴慎的試探。想來自此以後,裴慎便能安心了。


 沈瀾心情微微好轉。如同當年初來乍到時,她騙過了劉媽媽,說要去博取榮華富貴一般。


 沐過浴,裴慎正慢條斯理吃一碗雞絲湯麵。清淡的香氣撲面而來,在寒冷的冬日,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令他眉眼都舒緩下來。


 待他吃完,沈瀾奉上溫熱的棉帕。裴慎淨手後又接過她奉來的小四峴春,呷了一口道:“沁芳,近來不必添置東西,陸陸續續將行李收拾起來,再過幾個月便有新任巡鹽御史前來與我交接,屆時便要回京述職,再行外放。”


 沈瀾心中霎時明透了然,恐怕這便是裴慎暗示監視一事的目的了,提點她通過了試探,暗示揚州事務全部了結,自此以後,北上南下,俱要跟著他走,安心伺候,莫起些歪心思。


 至於沈瀾是否聽懂,聽懂了更好,聽不懂也無妨,左右裴慎只誇了她一句衣衫好看罷了。


 “是。”沈瀾垂首,停頓片刻又道:“爺,離了揚州故土,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可否去見一見故人?”監視了她那麼久,總得給點補償吧。


 誰知裴慎蹙眉道:“可是那個叫瓊華的?”


 見沈瀾點頭,他劍眉擰起來,目光鋒銳,直直看向沈瀾:“照著劉媽媽的口供,你與她素來不睦,贈她百兩也就罷了,全當你做善事了。可你非見她做甚?莫不是要與她敘一敘離別之情?”


 沈瀾咋舌,心道此人果真看過劉媽媽口供。恐怕對她與瓊華等人的關係心知肚明。


 “爺,我與瓊華雖不睦,卻也無深仇大恨,不過是劉媽媽居中挑撥,不肯叫姑娘們報團罷了。如今我要離開揚州,臨行前若不去見一面,心裡總也難受。”


 聞她言,裴慎已略有不耐煩:“你是我丫鬟,瘦馬不過是個玩意兒,你總與她們糾纏做什麼?”


 沈瀾微怔,一時齒冷。瘦馬是個玩意兒,丫鬟難道就不是嗎?生死俱操於他人之手,同病相憐罷了。


 見她臉色微微發白,裴慎輕嘆息道:“你既當了我丫鬟,日後天南海北的與我去,必有一份好前程與你。往事故人的,又不甚光彩,俱斷了去罷。”


 沈瀾心中發寒,奴籍加瘦馬加涉案,聽起來的確不光彩。可她與瓊華俱是受害者,有什麼好丟人的?


 沈瀾本想反駁,只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忍過三年便好了。她兀自安慰自己,便垂首道:“爺教訓的是。”


 這一應承,她竟再也沒能尋機見一面瓊華。


 日子倏忽而過,鹽政改革雖開了個好頭,只是裴慎照舊不得閒。臨卸任前,他風餐露宿,快馬疾行,再次花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巡視都轉運鹽使司三個分司,兩座批驗所,六十二個鹽場,鹽課司,以查驗鹽政改革起效如何。


 沈瀾不由得咋舌,勤政至此,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能大權在握。然而或許是時勢造英雄,裴慎官途比沈瀾想象的還要順遂。


 裴慎十七歲中進士,在翰林院當侍讀三年,調任兩淮巡鹽御史。因鹽政有功,一年後被調任至京都擔任戶部清吏司郎中。


 己巳年四月,裴慎剛至京都,蒙古孛兒只斤氏俺答義子脫脫率領三千餘兵馬入侵京都,裴慎開強弓射殺一名千戶,脫脫為其所攝,故退去,裴慎轉為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


 同月,草原白災,牲畜、人員盡數凍亡。俺答親率軍一萬,劫掠京都周圍十四所州縣、焚燬房屋數萬、蹂踏良田萬頃,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湧入京都。


 裴慎募流民中敢死之士,夜入敵營,營嘯後俺答被迫退走。裴慎因此被擢升為右僉都御史,並任山西參政。


 庚午年,裴慎因鎮壓山西白蓮教叛亂有功,擢山西巡撫。


 同年,裴慎出孝,歸家成婚。